采暖
,尤其是 “三北 ”地区 13 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全部都有 采暖 设施,形成了较大规模,并正在向大型化发展。 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中,民用住宅建筑面积占 %、公共建筑面积占 %、其他占 %。 目前,我国城市供热绝大多数以保证城市冬季采暖为主,用于生活热水供应仅是很少一部分,用于夏季供冷就更少了。 各地区都努力从现有条件出发,积极调整能源结构,研究多元化的供热方式,实现供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用。 含水率的控制 回填土应严格控制含水率。 如所填土的含水量过大,可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石灰等措施。 如含水量过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或铺后洒水碾压等方法处理,补充的水量应根据土壤试验数据和喷洒试验确定。 也可采取增加碾压遍数或采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处理。 各种土的最佳含水量数值应通过土壤击实试验取得。 为无击实试验,也可参考附表。 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与最佳含水之差可控制在 (一
安装和接线时须切断电源 2) 温感器至控制箱的连线长度不宜超过 150m。 管道焊缝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管段上两环缝距离 DN≥ 150 时,不应小于 150mm, DN< 50mm 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2) 环焊缝 距支吊架净距离不应小于 50mm,需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 5 倍,且不得小于 100mm,管道焊缝离支吊架边缘最少不小于 300mm,最好在两支架间距得
应紧密。 但不得损伤管材表面。 采用金属卡架时,管卡与管材间应采用塑料或橡胶等软质材料隔垫。 管道末端,各用水点处均应设 置卡架固定。 5) PPR 给水管安装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PPR 给水管管材、管件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和合格证,其数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PPR 给水管搬运时不得采用钢丝绳直接吊运,而应采用非金属绳或钢丝绳套橡胶管来捆扎。 放置、搬运时要小心,不得抛摔或拖拽。 PPR
不应安装在门轴侧。 2 栓口中心距地面为 1. lm,允许偏差 177。 20mm。 3 阀门中心距箱侧面为 140mm,距箱后内表面为 100mm,允许偏差土 5mm。 4 消火栓箱体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3m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 4 给水设备安装 主控项目 4. 4. 1 水泵就位前的基础混凝土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用仪器
防爆挡板同预留的密闭套管两侧焊接严密。 采暖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时加套管(套管为大两号的焊接钢管管套管顶部要求高出地坪 20mm,卫生间、厨房应高出地面 50mm),套管底部与楼板底部相平。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交底单位与接受交 底单位各存一份。 ,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技术交底记录 表 C21 编号 05C2006 工程名称 三羊居住区五期
下面时,给水管加套管,长度不小于 排水管管径的 3倍。 b 室内暗敷设的塑料给水管,管槽尺寸为管径外侧每侧加 20 ㎜,管道安装完毕后,采用 1∶ 2 水泥沙浆填补。 c 给水水平管道有 2‰ 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d 管道的支、吊架安装平整牢固,间距符合下列规定: 第 22 页 共 64 页 公称直径( mm)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支架的最 大间距(m) 保温管
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 使用塑料管及复合管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 作水压试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 冲洗: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对系统进行冲洗并清扫过滤器及除污器。 防腐: (见基本工艺) 保温: (见基本工艺) 调试: 首先联系好热源,根据供暖面积确定通暖范围,制定通暖人员分工,检查供暖系统中的泄水阀门是否关闭,干、立、支管的阀门是否打开。 向系统内充软化水
楼板相平。 (六)、试压 试压分单项试压和系统试压,单项试压:干管敷设完后或隐蔽部位的管道安装完毕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水压试验。 系统试压:采暖系统安装完毕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系统水压试验。 采暖系统试压程序: a、首先检查整个系统中的所有控制阀门是否打开,系统与外管网应隔开; b、将给水干管、试压泵等临时用的试压管道接在回水总干管上,并向系统内灌水、待系境灌满水并将管道系统内的空气排净后
专用胶粘接。 空调冷凝水立管设在外保温层外。 供 暖系统: ( 1)、系统形式 : a、采暖系统分区:一 ~八层为低区;九层 ~十八层为高区。 b、系统形式为下供下回共用立管系统,户内分户计量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 2)、 换热机房设在地下室内。 热煤温度: 55~45℃ ( 3)管材:地板辐射室内采暖管道采用耐热聚乙烯 PERT管,使用条件级别 4 级,管径φ =20㎜ ,壁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