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
材料进行汇总,并召开安全生产责任制起草 会议,相互讨论,并最终完稿。 ( 4)当采石场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重新发布。 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 ( 1)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发放到各级员工手中,组织人员集中学习。 ( 2)定期组织各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学习,明确责任与权限,并作好培训记录。 ( 3)定期召开的安全生产会议
流:与某项工作具有经验的人交谈工作中的危害因素。 ( 2)现场观察: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害因素。 ( 3)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文献资料获取有关危害因素的信息,加以分析研究。 4.制定风险评价计划,风险评价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 1)设备设施风险评价; ( 2)工程地质风险评价; ( 3)职业卫生风险评价; ( 4)交通、运输风险评价; ( 5)紧急情况风险评价; ( 6)关键岗
设备管理制度 1.设备管理 ( 1)建立设备台帐,准确统计各设备的详细数据及安装位置、完好情况、报废处理流向等,要做到帐物相符。 ( 2)设备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检查各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 ( 3)重要设备应建立设备运行记录表,随时掌握设备的完好使用情况。 ( 4)发生设备事故要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作出处理意见。 2.设备的维修制度 ( 1)设备大修制度 每年度进行一次,主要
( 1) 一般轻伤事故可由本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本单位事故调查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生产、安全、设备技术、工会等部门及生产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等组成,事故调查中搜集的现场资料应妥善保存,调查组应在规定时间提供事故调查报告。 ( 2) 重伤、死亡事故应按有关规定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 2 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 3)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
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2.主要负责人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取证、复审工作的组织和联系,综合管理处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调配及安全培训取证的监督协助,负责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日常管理和培训教育工作。 3. 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与本种作业相应的身体条件和相应的文化程度,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方可独立作业。 4.
7.提供的资料要详细、真实。 8.自查提出的问题和改措施,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员工参与讨论、修改。 9.自查应找出需持续改进的方面,以确保标准化系统的持续适宜性,主要包括: ( 1)方针 ( 2)风险降低 ( 3)目标和指标 ( 4) 标准化评价 ( 5) 检测 ( 6) 分析 ( 7)纠正与预防措施 ( 8)现场人员能力 ( 9)自查所提出的行动计划,要认真贯彻执行
故隐患的整改。 11.处理有危及人身安全或可能发生爆炸、着火的隐患,应采取措施,必要时应停机、停工、停产和撤离人员,按操作规程和事故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XX采石场应急管理制度1.应急组织机构(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由主要负责人(法人代表)担任总指挥,各级安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 (2)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由指挥部指挥,下设若干专业小组。 (3)指挥部设立办公室,办公
开采境界原则是:保证露天开采出来的矿石有盈利,而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要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发挥露天开采的优越性;露天开采的最终边坡应等于或小于边坡稳定所允许的角度,以保证采场安全生产;还要考虑其他特殊因素的影响。 该矿 《采矿许可证》 核定开采深度 : 1130— 1050米 标高。 根据矿山 资源赋存 现状 ,为方便矿山生产及采面布置 (不形成凹陷采坑) ,考虑矿山合理的服务年限,
,节理裂隙面是地下水的良好通道,对岩石起润滑、溶解作用,降低了岩石的稳定性,易于产生下滑崩塌,故开采时应注意。 今后矿山开采是以坚硬工程地质岩组、半坚硬工程地质岩组次之的厚层~块状石灰矿床,新构造运动总体为间歇性上升,差异升降运动不太明显。 且矿区范围内岩层多呈单斜产出,岩层倾向与地形向大致相同,稳定性一般。 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简单。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对开采生产基本无 太大 影响。
措施,必要时应停机、停工、停产和撤离人员,按操作规程和事故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XX 采石场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按其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分为如下二类: 一般性事故隐患 —— 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 —— 指随时可能导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 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 ( 1)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