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收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菌类中药的采收与加工采 收菌类中药多为子囊菌纲和担子菌纲植物的子实体和菌核体。 菌类中药的合理采收与其产量和质量的关系很大,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菌类中药的生长发育也不同,故采收期也各异。 必须掌握菌类中药生长发育规律,做到不误时机合理采收。 菌类中药种类繁多,不同品种采收季节不同。 一般通则为:子实体 以子实体入药的野生菌类中药材多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 78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菊花采收后加工技术一、采收一般于霜降至立冬采收。 以管状花(即花心)散开 2/3 时为采收适期,若将全部开放的花朵采下后加工质量差。 采收菊花要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否则容易腐烂、变质、色逊、质差。 二、加工菊花品种繁多,各地均有独特的传统加工方法。 瓣普遍洁白时,连茎秆割(折)下,分二、三次收完。 扎成小捆,倒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 3 至 4 周,不能曝晒,否则香气差
1、采收的标准是菌盖轻微展开,鲜销的金针菇应在菌盖 67 分开时采收,不宜太迟,以免柄基部变褐色,基部绒毛增加而影响质量。 (1)一级菌盖呈半圆球形,直径 米,柄长 1415 厘米,整齐度 80%以上,无褐根,无杂质。 ? (2)二级菌盖未开伞,呈半圆球形,直径 米,柄长 1315 厘米,柄基部浅黄至浅褐色,有色长度不超过 米,无杂质。 ? (3)三级菌盖直径 厘米,柄长 1015 厘米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芥蓝的采收加工芥蓝又称芥蓝菜、盖菜或绿叶甘蓝。 它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的一个变种,一二年生草本,甘蓝类蔬菜。 以肥嫩的花薹及幼嫩叶片供食用,也可在抽薹前采收幼嫩植株供食。 它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也是广东地区秋、冬季节的主要应市菜。 依花色可分白花芥蓝和黄花芥蓝两种类型。 白花芥蓝栽培面积大,分布广。 一般又分早、中、晚熟种。 华南及福建等地以秋、冬栽培为主,11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鸡腿菇的采收及干品加工技术腿菇适期采收必须在菌盖含苞未放,菌环即将或刚刚松动,六七分成熟时的菇蕾期,用竹片刮净菇脚泥土和菇盖鳞片。 采收后用净水淘洗干净迅速沥水或太阳下晒干水分约 2 小时,及时进行加工。 如菌环松动或脱落后采收,干制过程中就会氧化褐变,菌盖自溶变黑而失去商品价值。 烘干是一项关键技术,烘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干品的色泽、香味、朵形等及经济效益。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猴头菌采收加工成熟的子实体,颜色洁白或带淡黄,表面布满菌刺并且下垂,形状如花菜,更似猴子的头。 菌刺表面孢子大量形成即将散出。 子实体直径 815 厘米,鲜重50150 克,甚至更大。 生产上掌握好成熟期,适时采收,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一环。 如果过早采收,子实体未得到充分生长,产量低,收益少;过迟采收,菌刺过长,孢子大量散发,子实体质地疏松,颜色变黄,苦味浓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黑木耳的采收制和贮藏1适时采收。 人工栽培的黑木耳,种一年,收三年,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 每年接种一批椴木,便可连续生产。 采收的成熟度。 耳色转浅,由黑变褐,耳片边缘舒展软垂下来,肉质肥厚,耳根收缩,腹面已产生白色孢予粉,此时应立即采收。 采收季节。 分春、伏、秋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这段时间的木耳,朵大肉厚,色泽灰黑,吸水膨胀率好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海马的采收与加工海马的采收与加工 海马在人工养殖条件下,4 个月左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 可在 89 月分产量最高时采收,或者在越冬之前采收,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采收。 平时可以用网兜捕捞,需要量大时,可干水捕捉。 采收到的鲜活海马,如果为短途运输,可以装在木桶中送到目的地;如为远途,可把海马装在氧气袋中运输,到目的地后,仍可保持新鲜状态。 加工时将海马放在淡水中,清洗干净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果用药材的采收加工技术马兜铃:别名臭葫芦、万丈龙等,野生于林缘、田野、道旁阴湿的地方,多年生缠绕藤本,以果与根入药。 在 9 月上旬至 10 月上旬果实由绿转黄时,用手提之发出吱吱响声时连果柄摘下,晒干备用,以果实成熟、色黄绿、体完整、种子充实者为佳。 无花果:又名明目果、文仙果等,为食药兼优的抗癌食物,以果实(实为花托)及根、叶供药用。 在 7果实陆续成熟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冬虫夏草的采收加工及其用途采收加工:野生冬虫夏草于夏至前后,当积雪尚未融化时入山采集,此时子座多露于雪面,过迟则积雪融化,杂草生长,不易找寻,且土中的虫体枯萎,不含药用。 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的泥土及膜皮,晒干。 或再用黄酒喷之使软,整理平直,每 78 条用红线扎成小把,用微火烘干。 用途:以子座及其寄生的干燥虫体供药用。 有滋肺益气,增精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