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
1、菇是一种优质食用菌,是典型的高温型菇种,适宜夏季栽培。 草菇菌丝生长适温为 3039,最适温度 36,低于 15或高于 42生长极其微弱,10停止生长,5以下菌丝死亡。 子实体最适温度 2833,低于 24子实体难以形成。 所以,栽培草菇温度管理相当严格。 择背风、向阳、高燥、富含有机质的壤质土做东西向阳畦,畦宽 80不限,深 30围筑墙,北墙高出地面 3035墙高出地面 15北向南自然倾斜
1、菇床式栽培技术草菇床架式栽培是目前常用的栽培方式,在房子或棚子里搭设床架,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利用率,而且保湿、保温效果好,容易管理,产量高而稳定。 1、菇房设置 用菇房:栽培草菇用的菇房可以搭建专用草菇房,此菇房适用于周年生产,菇房长 3 2m,高 壁用1的泡沫塑料板嵌贴,房顶用 3的泡沫塑料板嵌贴。 菇房两侧搭建床架 4,中间留 人行道。 房改造:选用保温、保湿性能好的房间进行栽培
1、宜在恒温稳湿环境中生长。 冬季在保温能力好的温室大棚中反季节育草菇经济效益较高。 配培养料 按棉籽壳 68、稻草 20、尿素 1、石灰 6、碳酸钙 3、草木灰 2,或废棉花 77、稻草 10、麦麸 5、石灰 8的比例配合培养料。 采用二次发酵法,先将棉籽壳曝晒 34 天,用石灰水调至含水量7075、 78,放在室外堆积 3 天,然后将培养料移入室内,保持料温 7010 小时。 适期播种
1、于在恒温稳湿的环境中生长,草菇生长适宜温度为2325,空气相对湿度为 85%95%。 因此,将高温性的草菇移到气温较低的冬季进行栽培,必须在保温能力好的温室大棚中栽培,从而增加了升温等方面的成本投入。 而且,冬季生产的草菇是夏季常规栽培售价的 2 倍,故应从培养料配方及栽培管理等方面作适当调整,以增大投入产出比来提高经济效益。 草菇冬季栽培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名兰花菇,是我国栽培较为普遍的菌类品种之一。 草菇含有 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高的品种。 炎热的夏季,市场上新鲜的菌类品种已很少见,而草菇不仅可以调节市场淡季菇类供应,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而且深加工后还可以出口创汇。 草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它必须从死亡的植物体及土壤中吸收现成的养分和水分才能生活。 因此
1、、营养草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外界提供。 草菇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糖类、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半纤维和纤维素等。 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胨、氨基酸和尿素等;无机氮化合物有硫酸铵和硝酸铵等。 一般认为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C/N)以 20:1 为宜,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C/N)以30
1、 浸稻草选用干燥无霉变的稻草,放入 5%的石灰水池中浸 10草时应注意把稻草压实,水池中的石灰水能完全淹没稻草为度。 2 切稻草将已浸好捞起,滴干了剩余水分的稻草,用切草机或铡刀切成约 20意太长不好装袋,太短费工多,也不利于菌丝扭结。 3 培养基配方稻草 50糠 生枯 肥 1膏粉1酸二氢钾 草 35糠(麦皮)5籽壳 15膏粉 合肥 1草 50粉 5生枯 膏粉 1肥 1方中的所有原料都应干燥
用阳畦栽培应提前打好阳畦,并在 5 月份覆盖好塑料薄膜。 具体播种期应根据畦温而定,一般畦温应稳定达到 22以上。 达不到不能播种。 华北中南部一般在 5 月下旬或 6 般每平方米阳畦可投入稻草 1520 公斤或棉籽皮 1525 公斤,菌种量为培养料重量的 68%,即每平方米用菌种量为 斤。 初次栽培的,应适当加大菌种量,以利于栽培成功。 在阳畦底铺一层稻草或棉籽皮,然后踩实
菇是好气性真菌,需大量水分,通风过多易缺水死亡。 通风不足易造成二氧化碳过多而缺氧死亡。 菇房温度骤变。 如遇持续高温时没能及早通风降温,或喷洒在地板上的井水过多,降温太快,小菇承受不了温度骤变而成批死掉。 种质差及病虫为害。 适龄的菌种因不能及时栽培而老化死掉。 菌丝活力差,播后养分积累不足,出菇成活率也会很低。 同时,感染杂菌或遭螨虫侵袭也会出现死菇。 防治对策草菇喜高温高湿的环境。
1、10天栽培技术一、栽培期的确定草菇喜高温高湿,北方地区宜在夏季安排种植。 冀中、冀南地区一般在月下旬至月上旬,塑料大棚内温度可保持。 此期栽培,一般于播后第二天菌丝萌发,第三天菌丝吃料,第天便可采收第一茬菇,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灵活掌握栽培期。 二、培养料的选择与处理培养料是生长的营养基质,选择适宜的培养料是丰产的基础。 栽培料的种类除稻草外,麦秸、废棉、棉籽皮、油菜、玉米、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