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
1、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用蚕豆秆栽培草菇,产量是稻麦草原料的 23 倍,可与棉籽壳相媲美,每 100千克原料可产鲜草菇 40千克左右。 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原料处理蚕豆脱粒后将其茎秆充分晒干,铺在场地上用石磙反复碾压,粉碎成 5米的小段即可。 2、培养料配方蚕豆秆 80%、干牛粪粉 10%、麦麸或米糠 4%、油菜籽饼粉 2%,过磷酸钙 2%、石膏粉 2%。 另加石灰粉
2、采用加温设备,可进行周年生产。 目前我区大多数是周年栽培的。 四、栽培管理(一)室外栽培(1)场地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供水方便,排水容易,肥沃的沙质土壤作为建菇床的场所。 在气温较低时,选南向、阳光充足,西、北两面有遮荫物的场所;盛夏时应选择阴凉、通风处作菇床场所。 作菇床时应翻地,日晒 12 天,耙平,同时拌入石灰以驱杀虫、蚯蚓。 播种时应喷湿床面,以免培养料过多失水,且要在床四周留二宽
1、使栽培草菇不单独占用土地,草菇栽培在玉米地里可得到遮阴和保温保湿的良好环境,便于创高产,玉米地套栽草菇可大幅度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1、栽前准备用木板制成 70 厘米35 厘米40 厘米的板框。 选择适宜栽培草菇的原料如棉子壳、麦草、麦壳、废棉花、稻草、菜子壳、玉米芯、玉米秸等。 套栽时间在玉米生长到将封行时进行,此时遮阴条件和保温保湿条件最好。 夏玉米套栽情况亦然
1、菇的春菇管理必须针对当地气候特点进行管理。 江南春季气候特点是低温、阴雨、多湿,待日平均气温大于 12,即可进行春菇管理。 春季是室外香菇发生全盛期,其产量占全年香菇产量的 30%60%(视品种和制棒时间迟早)。 管理之前,应根据出菇批数、失水状况及污染情况分别进行补水。 (1)补水经过秋季 23 批采收,菌棒含水量随着出菇数量增加、管理期拉长、木屑腐及营养消耗而逐渐减少,至开春时
2、其干枯死亡。 但如果水分过多,则会影响培养料的通气,抑制呼吸过程,导致菌丝和菌蕾大量死亡。 实践证明:基质或稻草中的含水量,以 65左右适合草菇菌丝的生长发育。 菇床四周空气的相对湿度以 8590最适于草菇子实体生长。 三防阳光照射。 草菇的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一般都不需要阳光,但子实体的形成却需要阳光。 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很难形成子实体,漫射光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并促使其健壮生长
2、,菌丝发满,颜色呈灰白或黄白色即为三级菌种,生产中我们种植的为三级菌种。 度低不利于生长,同时前茬菜未结束;播种过晚,影响秋冬茬蔬菜生产。 实践表明,烟台地区以 68 月份栽培较适宜。 具体做法是:冬春茬蔬菜生产结束后,进行清园,清除田内枯株落叶后,进行大棚消毒,可用硫磺熏蒸,同时,用敌敌畏或敌百虫处理土壤。 培料要新鲜、干燥、无霉变,用前曝晒 23天,然后按 100 千克麦糠 10
2、过 15 天,菌丝发满,颜色呈灰白或黄白色即为三级菌种,生产中我们种植的为三级菌种。 度低不利于生长,同时前茬菜未结束;播种过晚,影响秋冬茬蔬菜生产。 实践表明,烟台地区以 68 月份栽培较适宜。 具体做法是:冬春茬蔬菜生产结束后,进行清园,清除田内枯株落叶后,进行大棚消毒,可用硫磺熏蒸,同时,用敌敌畏或敌百虫处理土壤。 培料要新鲜、干燥、无霉变,用前曝晒 23天,然后按 100 千克麦糠
2、左右,上部用塑料薄膜盖严,经过2436 小时的充分浸泡后,捞出即可。 )整畦畦为南北向,宽 1 米,长视棚宽而定,畦深 810 厘米,畦间距3050 厘米。 挖畦的土暂放在畦埂上。 (2)铺料浸泡好的培养料在畦内铺成龟背形,也可铺成波浪形,料垄厚 15 厘米,两边料厚 58 厘米,用料 1520 千克/平方米。 (3)播种与覆土把培养好的菌种掰成 12 厘米见方小块,采用穴播的方式,穴间距
2、成宽 1 米,高 6070 厘米左右的长堆,长度不限,少量的也可堆成圆堆。 在堆的两侧周围用直径 34 厘米的木棒打斜孔至料堆底部,打孔的间距为 10 厘米,以便通气。 在料堆上插温度计观察料堆温度,23 天后堆温可上升至 55以上,这时可进行第一次翻堆。 翻堆的方法是将内部的料翻到外部,外部的料翻到内部,再进行发酵,经过 1 天料温重新上升到 60左右,再进行第二次翻堆。 一般翻堆 3
1、 5、6 月份以后拉秧体闲,利用 7、8 两个月的休闲期生产草菇,而后再生产秋延晚蔬菜。 温室前茬净地后,晒地 12 天,做东西方向,宽 80 厘米,长 10 米,高1015 厘米的床,床间留 60 厘米宽的排水沟。 而后,床面上撒 1 层石灰粉消毒,浇 1 次透水保湿,打 1 次 800 倍的敌敌畏灭虫、覆棚膜,盖好苇箔或遮阳网。 养基配方棉籽皮 50%、稻草(切短约 3 厘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