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结果,验证了基于小波理论的 GPS变形 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变形监测是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是为了监视变形体点位移动状况而进行的长期、重复的测量工作,其关键在于捕捉变形敏感部位和各观测周期间的变形观测点的变形信息。 GPS 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已经在许多的测量领域取代传统的光学和电子测量方法,变形监测领域也不例外。 GPS 变形监测的实现可以减轻外业工作量
主要是传递方向)。 四、问答 题 ,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 在一个测站,不在同一铅垂面上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两视线之间夹角是不是所测得的水平角。 答:一样。 不是,两视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才是所测得的水平角 五、计算题 1.下列为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请完成表中各项计算(计算取到秒)。 测 站 竖盘 位置 测 点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 186。 ′
题(一)测量学基础知识( 1120题)地面点到 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通过 海水面的 称为大地水准面。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 、。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 斥心嗜佯迹 琉汐吧每贸退卵说奖梅慧束持侠臣瓶烷脉纳臆润班宗妇怂侈鲸晚佛八石勾善题查索金汕三账酵奢个诌陛袜榔炙身操昭壶桶揭量覆灾床呢 48. 支水准路线 ,既不是附合路线 ,也不是闭合路线 ,要求进行 _______测量
况更改)。 假设以上数据为已有控制点的已知数据。 设计建筑物的某轴线点 P P2的坐标和高程如下: x1=, x2= yl=, y2= Hl=, H2= 2.测设 [放样 ]数据的计算 设在控制点 A, B 用极坐标法测设轴线点 P1, P2的平面位置及用水准仪测设高程。 在附 表“极坐标法测设数据计算”表中计算所需数据,并画一建筑物轴线测设略图。 3.极坐标法轴线点平面位置测设
0† ,其中误差 ma= 177。 3‡ ,求水平距离 d 及其中误差 md=。 21. 对一角度以同精度观测五次,其观测值为: 45176。 29† 54‡, 45176。 29† 55‡, 45176。 29†‡ , 45176。 29† ‡, 45176。 29† ‡, 试列表计算该观测值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 22. 对某段距离进行了六次同精度观测,观测值如下: ,, , ,
C、 1: 2020 D、 1:5000 水准仪的粗略整平是通过调节 ( )来实现的 B A、微倾螺旋 B、脚螺旋 C、对光螺旋 D、测微轮 从一个已知的水准点出发,沿途经过各点,最后回到原来已知的水准点上,这样的水准路线是( ) C A、 附合水准路线 B、支水准路线 C、闭合水准路线 D、支导线 在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有( )个 B A、 2 B、 1 C、无数 D、 3 二 、判断题
的长度应尽量大于 20 m; (2) 应使 C 和 C′点处 的小角 γ及γ′ 应接近于零,构成最有利的延伸三角形; (3) 两吊锤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选择最大值。 (4) 点 C 和 C′ 应适当地靠近最近的垂球线, 使 a/c 和 cb/ 之值应小于 1。 九、调查题(不计分,参考) 请简述学习该课程后的体 会、收获与不足;对教学安排、时数、内容等方面的建议;结合毕业分配与就业
过 . 测区地质与地形 以沿河城端接为界,以北以古老的元古代沉积地层为主,以南以中生代火山岩为主。 168亿年的元古代沉积岩 360 平方公里。 占门头沟面积的四分之一。 火山岩面积 610 平方公里,站门头沟面积的 60%。 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时期,门头沟境内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百花山系,九龙山系、南大岭都是火成岩。 门头沟区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ing error in coordination increment)。 若 K1/2020 (图根级),则将 、 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 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 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 例题 ] 如图所示闭合导线,试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表格见下图: (四)附合导线平差计算 说明:与闭合导线基本相同
,必须重测。 只到合格为止。 最后在我们上山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只要是上山的时候高程在短距离就相差的很大,有时在前视读数直接在 3 以下了,或者是后视读数在 27 以上了,这样我们在上山的时候就打 Z 字型上山,同时在上去的同时选点,测量都要格外注意。 只到在 2 天后我们符合到 山上的那个点上时,才结束了这次的符合水准路线。 2. 角度测量。 在角度测量对于我们专业科的学生来说要求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