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
表格。 (出示表格) 从只住 1个 3人间想起,还需要多少个 2人间。 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板书算式: 233=20(人), 20/2=10(间),并在表里填写1和 10。 接下去,如果住 2个 3人间,还需要多少个 2 人间。 请计算出来。 教师板书: 3*2=6(人), 236=17(人), 17/2=8(间)„„ 1(人) 提问:这样 2人间怎样安排。 符合题目要求吗。 谈话
有多少毫升。 甲杯现在有多少毫升。 甲、乙两杯原来共多少毫升。 甲、乙两杯现在共多少毫升。 ) 个问题:(出示)甲、乙两杯原来各多少毫升。 请进入活 动一 知道了现在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 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 3看来“再倒回去”是个好办法,用这个办法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原来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 小学数学五下 解决问题的策略 —— 倒推 主备人:王秋云
解决问题的策略 —— 倒推 主备人:王秋云 3.全班交流汇报。 活动二: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 张。 送给小军 30 张,还剩 52 张。 小明原来有多少 张邮票。 1.读题,说一说题目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要求什么。 你能把这些信息用你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吗。 2.小组交流整理的信息。 根据整理的过程列出算式。 选出你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写在小黑板上。 3.全班交流。
面积最大的长方形吗 ,你有什么体 会。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收集多种方法,准备实物投影。 交流内容 ( 1)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导学要点: 从宽是 1 米开始考虑,按这样的顺序既不会多也不会漏。 (有序思考,不遗漏、不重复) 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长方形的长、宽差距越大,面积越小;长、宽差距越小面积越大。 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归总的意思和解决方法 二、学习例题: 出示例题:读题后,让学生说说题里提到了几种树。 根据问题依次把信息填入表格。 问:根据第一行的信息可以求什么。 怎么求。 这个算式写在哪里更合适。 (因为是求桃树的棵数,所以该算式就写在第一行边上更为清楚。 ) 同样的,根据第 2 行的信息可以求什么。 算式写在哪里更合适。 指名
本。 元 ( 1)列表的方法: 小明 3 本 18 元 小华 5 本。 元 ( 2)画 示意图的方法整理: 3 本 18 元 5 本。 元 ( 3)画线段图(图略) 比较三种方法的共同点:使我们对信息能有一个更清楚地了解。 解决问题 1:小华用去多少元。 让学生先独立解答,再交流。 ( 1)根据表格来交流:可随学生的回答,在表格的上面分别增加列名:数量、总价、单价 看第一行,知道了总价和数量
指出:哦。 把 6个小杯的容量和 1个大杯的容量加起来,看它等不等于 720毫升。 (板书)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检验大杯的容量是不是小杯容量的 3倍。 (板书)总之,检验时要看求出来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小结 谈话:解这题时,我们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来计算,也可以把小杯换成大杯来计算,那你觉得这两种方法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指出:解这题的关键就是把两种杯子看成一种杯子。 (二
交流内容 ( 1)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 2)列举出各场比赛时,要注意些什么。 ( 3)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师:列举时可以列表,也可以画图,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列举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列举法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列举时有哪些注意点。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预设 2 分钟) 说说可以从哪儿想起,有序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尽可能说清楚,说全面。 四
学生 六年级 40名同学和赵老师、高老师一起去 参观科普展 ,买门票一共用去 220元。 已知每张成人票是每张学生票的 2倍,每张学生票和每张成人票各多少元 ? 想: 把( )张( )票替换成( )张( )票, 那么 220元相当于买了( )张( )票。 40 学生 20 成人 22 成人 在 2个同样的大盒和 5个同样的
、 用 0、 4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 304 340 403 430 ,每隔一段 相等时间 就发出铃声。 已经知道上午 9:00、 9: 10:20和 11:00发出铃声,那么下面哪些时刻也会发出铃声。 13:00 14:40 15:40 16:00 11:00 11:40 12:20 13:00 13:40 14:20 15:00 15:40 16:20 答: 13:00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