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
多万元的分析化验仪器设备。 配备与检测任务相适应的检测人员 11 人,大部分检测人员都具有土壤农化专业知识背景,且 5 人经过在榆林市土肥站技术培训后,持证上岗。 (九)发放施肥建议卡:利用土壤化验结果,地块基本情况有关数据和自治区土肥站研制的测土配施肥决策系统,根据种植作物计算出施肥配方。 现正准备以一个自然村为单位,张贴推荐施肥建议卡。 施肥卡的发放一是在培训课、走访调查等工作时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同类型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不同,一般甘蓝型为 1:菜型为 1:面主要就甘蓝型油菜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进行描述。 甘蓝型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有较大的差异,播种至苗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 苗期至抽苔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 亩产 150 公斤油菜籽,一般需亩施猪牛栏粪 500镁磷肥 40斤、钾肥 15斤、尿素 25斤、硼肥 斤、锌肥 斤。 具体施肥方法大致如下:一
1、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 一是要测土。 测土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前提,通过对土壤养分分析测定,较准确地掌握土壤养分状况及供肥性能,为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要配好配方。 配方是施肥的关键。 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栽培习惯、作物的需肥规律、生产水平和气候等条件,结合上年的产量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再根据肥料的效应,提出氮、磷、钾的最适用量和最佳比例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分甘蓝型和白菜型两大类,不同类型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不同,一般甘蓝型为 1:菜型为 1:面主要就甘蓝型油菜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进行描述。 甘蓝型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有较大的差异,播种至苗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 苗期至抽苔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 亩产 150 公斤油菜籽,一般需亩施猪牛栏粪 500镁磷肥 40斤、钾肥 15斤、尿素 25斤、硼肥 斤、锌肥 斤。
、需肥特点:玉米全生育期吸收的氮素最多,钾次之,磷较少。 对氮素的吸收,在抽穗受精前,已吸收总氮量的 85。 对磷素的吸收,70在抽穗前已被吸收。 对钾素的吸收,70以上在抽穗前已被吸收,剩下 30在抽穗受精时吸收,因此,钾肥一般要在生育前期施用。 利用秸秆直接还田作玉米基肥具有良好效果,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施秸秆时应配合少量氮肥,以调节碳氮比,加速秸秆腐解。 2、施肥技术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施肥,必须根据油菜的生育特性、营养特点和需要肥规律来进行合理施用。 油菜施肥一般可分为基肥、追肥、种肥三部分。 基肥是指播种之前或移栽时施入农田的复混肥料;出苗或移栽之后施入的肥料统称为追肥。 在油菜的一生中,总的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腊肥和薹肥,巧施花肥。 基肥应占总肥量的 60%,追肥应占总肥量的 40%。 冬壮是油菜高产的基础,春发是高产的关键
1、在一定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 正确的确定施肥量,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高效的重要问题。 如何确定施肥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玉米生长发育形成产量时,吸收的养分既有土壤中贮存的养分,也有当季施入肥料中的养分。 从土壤贮存或肥料中吸收养分的多少及其比例又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准确确定施肥量有一定困难。 理论上确定玉米施肥量的方法很多,但都比较复杂。
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原理,结合普兰店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实际,总结出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过程中的 10 个技术环节。 高、中、低肥力耕地面积安排试验地块。 试验地肥力状况均匀一致,前茬作物施肥状况尽量相同。 ,采取“梅花形”或“蛇形”取 1520 个点,垂直深度 015 厘米,所取样点土壤充分混合后,用“四分法”斤,自然风干后化验土壤样品,检验指标主要为有效氮、磷、钾。 量高、应用面积大的品种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同类型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不同,一般甘蓝型为 1:菜型为 1:面主要就甘蓝型油菜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进行描述。 甘蓝型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有较大的差异,播种至苗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 苗期至抽苔期分别占总吸收量的 亩产 150 公斤油菜籽,一般需亩施猪牛栏粪 500镁磷肥 40斤、钾肥 15斤、尿素 25斤、硼肥 斤、锌肥 斤。 具体施肥方法大致如下:一
、需肥特点:玉米全生育期吸收的氮素最多,钾次之,磷较少。 对氮素的吸收,在抽穗受精前,已吸收总氮量的 85%。 对磷素的吸收,70%在抽穗前已被吸收。 对钾素的吸收,70%以上在抽穗前已被吸收,剩下 30%在抽穗受精时吸收,因此,钾肥一般要在生育前期施用。 利用秸秆直接还田作玉米基肥具有良好效果,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施秸秆时应配合少量氮肥,以调节碳氮比,加速秸秆腐解。 2、施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