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毛虫
茶毛虫的防治
2、全体还密生长短不齐的黄色毒毛。 蛹黄褐色,长约 9 毫米,外有土黄色丝质薄茧,茧长约 13 毫米。 发生规律多代性,各地发生代数有差异。 在湖南一年发生 3 代,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 各代幼虫发生为害期分别在 45 月,67 月,810 月。 一般以春、秋两季发生重。 幼虫老熟后在茶丛根际落叶土表下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1)每年 11 月至翌年 4 月,人工摘除越冬卵块。
茶毛虫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
2、对茶毛虫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使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符合无公害茶的标准。 业防治:一是要进行平衡施肥。 要施足基肥,做到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并尽量控制化学氮肥的施用,促进茶树正常生长,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 二是要进行人工摘除。 于当年 11 月至次年 4 月,摘下叶背有黄色卵块的叶片,在旱春幼虫孵化前堆放在小盆中,外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