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薪菇
1、腿菇、茶薪菇采收与加工一、茶薪菇的科学采收及加工方法。 1、茶薪菇的科学采收:当菌盖色泽由暗红褐色变为浅肉褐色,菌膜尚未破裂时为最佳采收期。 若不能及时销售或加工处理,或对采收把握不准,则应提前采收。 采收时要求整丛或单朵一次性采收,并除去菇脚。 2、茶薪菇的科学加工及贮存:采收后的茶薪菇可直接销售或保鲜后销售,也可晒干、烘干后销售,茶薪菇干品易湿返潮,要用塑料袋密封保藏,存放于干燥处。
1、薪菇,近年来新开发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一种珍稀菇品,成为各地推广栽培品种的亮点,仅福建省古田县年栽培量达到 1 亿袋。 但由于茶薪菇的栽培历史不长,生产管理缺乏规范化,加上该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含有一股杏仁香味,所以病虫害比较多,致使产量低,品质下降。 笔者就茶薪菇栽培技术焦点难题进行综合剖析,并提出措施,供菇农生产实践中参考。 1 产标准根据茶薪菇生物学特征和生理生态条件达到要求时
1、叫茶树菇、茶菇,单生、双生或丛生,盖肥柄脆,鲜食清脆爽口,味道鲜美。 烤制干菇更是风味独特,清香浓郁,味美香甜,是民间婚庆和佳节宴席上深受欢迎的山珍。 它适于周年生产供应市场,它在降低胆固醇,利尿、健脾,治疗小儿低热、尿床等具有独特疗效。 它是近年推出的高产、抗杂、形美、广温、优质最新高产菌株,其中“茶薪菇 9 号”出菇 1235,转化率达 100%以上,稳定高产。 是茶菇换代品种。
1、一种难得的美味保健食品,在市场上比较畅销,目前鲜菇价达 20 元千克。 目前茶薪菇人工栽培的产量低,主要受制于菌种和栽培料配方。 现将几种较理想的栽培料新配方介绍如下:1茶子壳粉 70,米糠 20,茶粕饼粉 5,蔗糖 2,石灰 1,石膏1,磷酸二氢钾 1。 按配方比例取干料,料水比 1125,充分拌匀后,堆积拍紧闷 1 夜,分装成干料袋,均匀压实,在 121的温度条件下灭菌 2 小时
1、薪菇,又名茶树菇,该菇肉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自然分布于福建、台湾、云南、西藏等地的油茶树上。 近年来江西、福建等省已商业性大规模生产,产品出口内销均受欢迎。 现将其集约化立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论是室内菇房,还是野外菇房(或塑料大棚)均可,根据无公害生产的要求,必须优化环境条件,土壤、水质、水源无污染。 集约化生产的房棚,可因地制宜。 福建省古田县多采用竹木作骨架
1、由于发生病虫害比较多,栽培者义往往未能准确识别症状和病原,而盲目采用化学农药处理,导致菇体受害,栽培效益欠佳。 现将常见的浸染性病害的症状、病原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褐腐病受害的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菌柄腐烂、发臭。 病原菌为疣孢霉,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或接触病菇的手、工具等传播而引起发病。 防治措施:(一)搞好菇棚消毒。 (二)出菇期间用水要清洁,注意通风换气。
1、薪菇是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的一种珍稀菇品,但由于发生病虫害比较多,栽培者义往往未能准确识别症状和病原,而盲目采用化学农药处理,导致菇体受害,栽培效益欠佳。 现将常见的浸染性病害的症状、病原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褐腐病受害的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菌柄腐烂、发臭。 病原菌为疣孢霉,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或接触病菇的手、工具等传播而引起发病。 防治措施:(一)搞好菇棚消毒。
2、 2 子实体生长特性 菌丝在 3550 天长满袋后,开始吐黄水,菌丝表面有部分转色,表明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此时可松开袋口,按常规出菇管理,715 天开始出菇,出菇温度范围广泛,在 1033均可出菇,最适出菇温度为 1626。 3高产栽培管理要点 在江西省气候条件下,最佳栽培季节是 8 月中旬至 9 月初,经 3550 天发菌期,10 月下旬长出第一批菇,子实体菌盖圆形,直径 410
1、薪菇学名杨柳菇,又叫茶树菇、茶菇,单生、双生或丛生,盖肥柄脆,鲜食清脆爽口,味道鲜美。 烤制干菇更是风味独特,清香浓郁,味美香甜,是民间婚庆和佳节宴席上深受欢迎的山珍。 它适于周年生产供应市场,它在降低胆固醇,利尿、健脾,治疗小儿低热、尿床等具有独特疗效。 它是近年推出的高产、抗杂、形美、广温、优质最新高产菌株,其中“茶薪菇 9 号”出菇 1235,转化率达 100%以上,稳定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