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
本国情等。 3.材料式概括题 材料式概括题一般是给出具体的蕴含着一定道理的材料,让学生进行概括,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这类题材料一般比较长,因此,在概括时要把材料读完,概括整个材料蕴含的道理,不能只概括部分材料蕴含的道理,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例 1.某校 4名女中学生因参加学校文艺汇演,到商场选购化妆品,柜台负责人怀疑她们偷拿了化妆品,于是,不由分说将她们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结果
没有变化,说明它们既不是酸,也不是碱,而是一种中性的液体。 学生复习记忆指示剂遇到酸碱溶液的变色情况 (三)发现其他指示剂 ——酸碱使指示剂变色的应用( P49 页的探究活动) 学生 利用课余时间 制取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或其他物质)的酒精浸出液,再分别滴入 生活中的醋和肥皂水 中,记录实验结果,比较所制四种指示剂中,哪些变色效果好些。 二、 几种常见的酸 探究几种常见的酸
区别。 简介:几种有毒的盐 亚硝酸钠( NaNO2)硫酸铜( CuSO4) 二、 碳酸钙的用途 提出问题: 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和接触到石灰石。 ⒉同学们收集到哪些含有碳酸钙的物质。 出示一块石灰石和一只牙膏 ⒊石灰石和牙膏之间有什么联系。 讲解:牙膏中的一种配料与石灰石讨论,交换信息。 观看录像,思考问题: 为什么食盐可以食用而有些盐不能食用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盐与食盐的区别
成无规则分布。 将蹄形磁铁放在小盒子上面,轻敲小盒子。 (学生活动:观察描述) [ 课件 ] 蹄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立体图 [ 讲述 ] 下面我们研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 我们知道,如果将一个 小磁针放到通电直导线附近,磁针会发生偏转,这个是奥斯特实验告诉我们的结论;根据此时磁针的指向,就可以研究它周围的磁场分布了。 [ 演示 3] 取一根直导线,两端分别接上电源的正、负极。
长。 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P63 【 课堂练习 】 【 题 1】 某溶液的 PH=3,则该溶液( ) A. 呈酸性 B. 呈碱性 C. 呈中性 D. 无法判定 【 题 2】 已知苹果汁的近似 PH为 ~ ,在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 ) A. 无色 B. 红色 C. 蓝色 D. 紫色 【 题 3】 下列各 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
长。 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P63 【 课堂练习 】 【 题 1】 某溶液的 PH=3,则该溶液( ) A. 呈酸性 B. 呈碱性 C. 呈中性 D. 无法判定 【 题 2】 已知苹果汁的近似 PH为 ~ ,在苹果汁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是( ) A. 无色 B. 红色 C. 蓝色 D. 紫色 【 题 3】 下列各 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
硫酸 红色 红色 无色 无色 (1) 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2)酸与金属的反应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的反应 镁 锌 铁 Mg+2HCl=H2+ZnCl2 Mg+H2SO4=H2+MgSO4 Zn+2HCl=H2 + ZnCl2 Zn+H2SO4=H2 + ZnSO4 Fe+2HCl=H2 + FeCl2 Fe+H2SO4=H2 + FeSO4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铁锈
l2溶液, FeCl2溶液等 讨论 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 波义耳 在一次实验中不慎将浓盐酸溅到一束紫罗兰花的花瓣上,喜爱花的他马上进行冲洗,一会儿却发现紫色的花瓣变红了。 结果发现: 许多种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都能变色,其中变色效果最好的是地衣类植物 —— 石蕊,这就是最早使用的酸碱指示剂。 “酸”“碱”的由来 “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 酒放在窖中保存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现象 分析 生成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物质是 Ca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生成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物质是 Cu(OH)2 CuSO4+2NaOH=Cu(OH)2↓ +Na2SO4 讨论 2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 ,因此需要膳食给予补充 ,正常成人每天氯化钠的需要量和排出量大约为 3 g~ 9 g。 此外,常用淡盐水漱口 ,不仅对咽喉疼痛、牙龈肿疼等口腔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还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碳酸钠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 碳酸钙 +盐酸 有气泡产生 CaCO3+2HCl=CaCl2+CO2↑+H2O 碳酸钠 +盐酸 碳酸氢钠 +盐酸 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