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
超重 —— 视重 实重 , a向上 物体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a≠0) Fmg=ma F=F′ FNmg=ma FN=FN′ 物体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a≠0) F`=F=m(ga) FN`=FN=m(ga) F mg a F’ FN mg FN’ a 失重 —— 视重 实重 , a向下 mgF=ma F=F′ mgFN=ma FN=FN′ 超重时 视重 F`=F=m(g+a) 失重时 视重
减速上升 ,站在升降机里质量是50kg的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多大 ? (g=10m/s ) 2 2 弹簧秤的秤钩上挂一个重4kg的物体在下列情况时 ,弹簧的读数是多少 ? (1)以 2m/s 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 . (2)从静止开始释放 .(g=10m/s )
a=( 5 + 5 ) N= F′ t= > mg= (定量分析). 对于上述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过程,教师如何点评对学生最有帮助,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思考.课堂上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达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暴露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必要点拔、穿针引线,让存在于学生中的问题靠学生自身努力加以解决,这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它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
2)再结合公式 tVoVta ,就可以推导出加速度的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3)如果再选定质量的单位千克,利用公式 F= ma就可以推导出力的单位是牛。 ( 4)基本单位和到单位一起构成了单位制。 ( 5)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得到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a:长度的单位 —— 米; b:时间的单位 —— 秒; c:质量的单位 —— 千克。 ( 6)巩固训练: 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填空
的伸长为△ x,弹簧对物体有水平向右的拉力,求:升降机怎样 运动时,物体才能被弹簧拉动 ? 【例四】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 m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 m。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 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 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 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 ) A.( 1+ LL ) mg B.( 1+
度 a加速下降 ② 升降机以加速度 a减速上升 解:① 加速下降时 以人为研究对象, 由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有: MgF=ma 得: F=mgma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F′=F= mg ma 即测力计示数为 F视 = mgma ② 减速下降时 我们把视重小于物重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 理论分析 二 、失重 : 视重小于物重 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失重现象呢。 学生分析: 加速下降 F视
体所受重力现象 即:视重 实重 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压力或对悬绳的拉 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现象。 即:视重 实重 (2) 超重和失重产生的条件 ( 18分钟) ① 实验分析 上升 下降 启动阶段 停止阶段 启动阶段 停止阶段 V的方向 ↑ ↑ ↓ ↓ a的方向 ↑ ↓ ↓ ↑ 现象 超重 失重 失重 超重 结论: a向上 → 超重 a向下 → 失重 ② 理论分析 对人受力分析:人受重力和支持力
件: 物体具有向 上 的加速度(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 超重的实质: 压力或拉力大于重力,但物体本身重力不变。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 物体 所受的重力,这种情况称为 失重 现象 产生失重的条件: 物体具有向 下 的加速度(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 失重的实质: 压力或拉力小于重力,但物体本身重力不变。 课堂练习 D 一个质量为 50kg的人在电梯中用体重计称体重,当电梯
分析 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G, 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F。 G F ( 1)匀速上升时,加速度 a=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G=ma 故 F=mg =50 10N =50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体重计的示数为 500N ( 2)以加速度 a=4m/s2加速上升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G=ma 故 F=m(g+a) =50 (10
∵ F合 =FN-G=- ma ∴ FN=G- ma 又 ∵ FN与 FN′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FN= FN′ ∴ FN′ =G - ma G F N a *如果电梯以加速度 a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重物对台秤的压力 FN′为多少。 从上面结论可知 : FN′≤G 我们发觉由台秤所测的值大于重物的实际质量;这种现象称为失重 所以,由上述可知: 1.当加速度 a竖直向上时,为超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