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
突发事故的处理与急救管理、一般事故急救常识、血液与病原体感染的危害性、电击事故的处理、人工呼吸与急救处理;通过学习安全知识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 建议采用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学方法 工具应用 常规工具 本节主要学习汽车钣金修理常用手动工具、常用通用工具、开口扳手、套头扳手、锤子、旋具、钳子、丝锥与板牙、冲头和錾子、钢锯、锉刀、车身修理工具、车身锤、顶铁、撬镐
的固定点。 ②对于损坏部位的维修,一定要找到一个以上的拉伸点。 ③对车身部件进行矫正操作时,要使用多点拉伸。 车身材料金属板件很容易发生移位、收缩和延伸,不正确的拉伸有可能增加车身部件的损坏。 ④汽车都考虑了对碰撞损伤的隔离,对每一损伤部位都作为一个独立体看待,对于发生损伤的部位,要按照“先进后出”的规则。 ( 2)车身大梁的拉伸程序 拉伸时,每次拉伸一小点,然后松开链条,卸力、测量。 操作时
距离。 要施加驻车制动,用三角木将汽车轮胎垫好,在夹紧过 程中,防止车辆滑动。 四、拉伸整形及部件的拆卸、修理和更换 ( 1)拉伸整形的注意事项 ①对于整体式车身,必须用固定的方式,至少需要 4 个固定点,根据车身结构,有时还需要另外的固定点。 ②对于损坏部位的维修,一定要找到一个以上的拉伸点。 ③对车身部件进行矫正操作时,要使用多点拉伸。 车身材料金属板件很容易发生移位、收缩和延伸
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设计基准是指在产品图样上,设计者所选定的参考点、线、面的组合,用以确定零件轮廓、尺寸及形位公差等。 工艺基准是指在加工过程中,直 接用于测量、定位、安装零部件时的实际点、线、面的组合,它分为定位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 夹具的定位基准是为了使焊好的车身组件、分总成件、总成件的位置与车身产品设计图纸、冲压成形零件的形状尺寸、车身测量数据在 X、 Y、 Z
种方式并不熔化工件本身,而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熔化焊丝,并将其填充到所需焊接的两个工件之间,其优 点在于焊缝美观,产生的热变形小,汽车顶盖的焊接多采用此种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来具体说明上述焊接方式。 【 3】 汽车顶盖激光钎焊技术: 汽车顶盖激光钎焊技术是最早应用于车身加工的激光工艺,其原理为利用激光将焊丝(一般为铜硅合金)熔化并填充到顶盖与侧围工件的缝隙中,不但起到连接的作用还可以进行密封。
漆以保证底材的防腐能力。 如果底涂层为底漆加中涂的双涂层,则在底漆干燥之后还要喷涂一些中涂。 等修补的部位完全干燥之后,用细砂纸进行磨平,必须使打磨部位与未修补的部分完全平顺地结合,否则会在 面漆上出现地图纹。 3. 1. 4 对不需要喷涂的部位进行适当的遮盖,防止面漆的漆雾落到不喷涂的部位。 3. 1. 5 在将要喷涂之前,用清洁剂清洁喷涂表面上可能留有的油渍、汗渍和蜡点等。 为保证干净
因此大部分的轿车采用了这种车身结构。 (二) 皇冠车身结构 皇冠采用承载式车身,如(图 1),承载式车身没有“梁”,通常由车身的外壳、车顶和地板以及通常我们所说的 A、 B、 C 三根柱都是连接在一起的。 在冲压阶段,钢板先被冲压成不同的形状,然后焊接成一个完整的车身。 其实这些部件按照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两种:车身覆盖件和结构件。 图 1 皇冠轿车承载式车身结构 覆盖在车身表面的部件
来定位。 这时可以使用点对点测量的方法。 点对点测量就是每次通过测量车身上的两个测量点(一般是车身上的孔、螺栓等)来与标准数据对比,判定是否在标准尺寸误差范围内。 一般使用的测量工具比较简单,如卷尺、钢板尺和轨道式量规等。 测量时要注意:车身上的孔或螺栓的中心才是测量的位置,而一般修理工在测量是只是测量孔或螺栓的边缘,不同情况下测量会有误差或者测量错误,只有当两个测量孔同样大时才可以直接
正常的喷涂距离应与喷枪的气压、喷枪的扇面调整大小以及涂料的种类相配合。 在对翼子板进行喷涂时,喷枪与工作表面必须保持垂直,绝对不可用手腕或手肘作弧形的摆动。 喷枪与工作表面的距离为 20cm 左右(可按涂料供应商的工艺条件操作);走枪的速度以 30cm/s 的速度匀速移动;喷枪气压一般调节到 , 或试喷而定。 压力过低及有可能雾化不好,容易产生“流泪”、“针孔”、“气泡”等现象
无漏涂,连续到位 目测 全检 自检 4 干燥性 干燥,柔软不粘手 手感 全检 自检 5 起泡 不允许有从焊缝中冒出的气泡,密 封胶边缘(尤其是各门及雨水槽) 每 300mm 长度上不应有超过 5个连 续的大于 Φ1mm 的气泡。 总检时发 现有上述缺陷,应该用自干型密封 胶修补。 目测 全检 自检 6 多余胶料 非涂胶部位不允许有多余胶料,尤 其是外表面。 目测 全检 自检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