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乡经济发展出现了巨大反差。 国家发展历史、实现民族独立的时间和民族经济的发展状况不同。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显著的内部差异性,尤其是“ 过度城市化 ”和“ 滞后城市化 ”并存。 A、 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又称“虚假城市化”。 B、 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落后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 (拉美国家) (印度
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和取暖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尾气 .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城市地面径流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
系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应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 针对训练 1 (2020广东文基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 回答(1)~ (2)题。 注: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十郊区人口 (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2020~
1)环境的严重污染 污染源: 生活废弃物、 工业生产废弃物。 占据空间、 污染环境、 影响人类健康 ( 1)环境的严重污染 二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急剧膨胀,原有布局、结构、设施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城市交通问题 1交通阻塞 2交通事故 3公共交通问题 4步行者问题 5停车问题 三 .增加就业困难 ,失业人数增加 就业问题 城市居民通过就业同城市经济密切相连 . 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境比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转移。 这一过程亦可称为逆城市化阶段 ☆ 由于城市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 城市居民为了追求比较好的生活环境,由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商业和制造业也随之向外扩散,结果造成市中心区的衰落 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二、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二
, T1。 167。 1技术进步与创新理论 • 一、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存在的问题 – 技术滞后与技术依赖,有何表现。 – 人才短缺与智力流失 – 技术落后与发展失衡 – 我国中小学生的成绩在世界名列前茅,但为何缺乏创新技术,为何得不到“诺奖”。 –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的价值与作用如何体现。 是否需要组织发现与领导重视。 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的机制。 • 在我国
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 业的发展 【 答案 】 C 点拨: 发达国家城市经济发展快。 教师专享 【 知识经纬 】 区别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1.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郊区城市化: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出现,主要指发生在 特大城市周围、城乡交错地带土地利用性质的变化和城市中上 阶层人口移居城市外 围地带的过程。 3.逆城市化:自
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 问题有 ( ) ① 耕地减少 A.①② ② 用地紧张 B.②③ ③ 土地肥力增加 C.②④ ④ 耕地沙化 D.③④ 【 提取信息 】 ① 区域城镇发展 表现; ② 土地利用方面的问 题。 【 思路整理 】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用地紧张 → 侵占其他用 地 → 耕地面积减少。 【 答案 】 A (2)为了应对土地利用方面出现问题,所采取的最有效措施 是 ( )
, 1961~ 2020年,乡村人口先增加后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到 20世纪后半期至 2020年,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在持续上升,说明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图中不能看出郊区化这一城镇化阶段。 【 答案 】 (1)B (2)D (3)C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下图为四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双选 ) 重点难点突破
市体系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有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 城市体系。 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不同,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也不同。 城市的服务范围 可以看作是接受这个城市服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包括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D 六边形服务范围: 在 市场原则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