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
2、 月初、次年 3 月初至 4 月初,对蜂场进行全面清扫,彻底清扫箱体,烧开水浇灌箱底以杀死虫卵。 在冬季最寒冷时段,把箱脾置于户外霜冻,也可杀灭巢虫卵及幼虫。 在夏秋季节,对有巢虫危害的蜂群,脱蜂抽出受害的封盖子脾,阳光照晒 5钟后,巢虫会爬到脾面上,用镊子取出杀死。 蜂群被巢虫严重危害时,从未受到危害的蜂群中抽 1进行换脾;换下的巢脾销毁或化蜡。 药物防治。 将蜂箱及空巢脾用
蝇、跳虫、螨类及线虫等,其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房在栽培前要彻底清扫干净,用 800 倍敌敌畏溶液均匀喷一遍。 室外种菇,要清除栽培场地周围的杂草,并用 250 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洒土壤和场地周围。 内栽培食用菌,要将门窗、通风孔等用细纱网钉上,防止菇蝇、菇蚊等成虫入室危害。 蝇、菇蚊等成虫具有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或日光灯,在灯周围挂上黏板或灯下放置敌敌畏溶液药盆,进行诱虫。 内栽培食用菌
1、尾” 抽穗迟的晚稻注意补治稻纵卷叶螟尾峰危害晚稻的第四代稻纵卷叶螟主要为本地虫源,但也有部分受台风倒槽影响由北迁回降落在南方的虫源,因而发生往往有多个峰次。 前段“泰利”等台风频繁发生,这是多年来比较少见的,对于稻纵卷叶螟的成虫由东北方向中稻区回迁并降落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非常有利。 预计今年第四代稻纵卷叶螟发生会比较严重,而且尾峰会比较明显。 因此,要在 9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毒蛾)形态特征:雌蛾体长约 18 毫米,翅展约 3040 毫米;雄蛾体略小,体翅暗褐色至板栗黑色,前翅基部色深,外横线细黑弯曲,内烟有一较大远圆形的黄白色斑,翅尖有 3 条短黑斜纹,靠近中横线隐现有 2 条相互靠近的细黑曲线。 后翅色稍浅,无线纹。 腹部纵列有 34 个黑色毛丛。 卵黄白色。 近球形,顶部凹陷、成块状。 成熟的幼虫体长 2336 毫米,黑褐色,较细长多毛
来危害小麦的害虫,如蓟马、黏虫、蛀茎夜娥、蚜虫、灰飞虱将会在玉米出苗后,迅速向玉米幼苗上转移,危害玉米幼苗的正常生长,其中蓟马会造成玉米幼苗扭曲变形,叶片不能正常伸展;黏虫、蛀茎夜娥则会造成玉米缺苗断垄;蚜虫、灰飞虱能传播病毒,造成玉米感染病毒病。 因此小麦收获后,加强玉米苗期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对夺取玉米丰收,有着重要的作用。 防治方法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着重于农业防治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0 多种,冬油菜区发生比较普遍的有蚜虫、菜粉蝶、潜叶蝇、跳甲、猿叶虫等。 春油菜区以蚜虫和跳甲分布最广,为害也最严重,局部地区还有油菜象甲、芜菁叶蜂、菜根蝇、小菜蛾及金针虫、蛴螬等的发生和为害。 现主要介绍蚜虫、菜粉蝶、跳甲等。 蚜虫主要有桃蚜、萝卜蚜及甘蓝蚜,三种蚜虫在油菜上有时混合发生,其为害情况基本相同,均发成蚜和若蚜在油菜的叶、茎和花梗上吸汁,为害严重来时植株萎缩。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菜蛾是油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严重时可达到绝产的程度,一切般在油菜的一生中可发生 3,而且世代重叠,给防治增加了难度。 现将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预测检查及时防治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尤其是上一年发生严重的地区,注意下一年的发生。 当油菜幼苗长到 8叶的时候进行田间检查,如每平米幼虫达到 20 头以上,就应立即进行药剂喷打 3才能有效的控制危害。 二
1、想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除要选好适宜的优质高产品种及提高栽培技术水平,还要及早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 以预防为主,做到早用药、少用药,提高品质,确保稳产高产,增加效益。 1、二化螟用药处方:每亩用 30农尔旺乳油 125 毫升或 480 克升稻诺乳油 80 毫升、10挫击乳油 250 毫升、10速效灵乳油 120 毫升。 用药要点:防治适期在螟卵孵化高峰期后 57 天(2 龄幼虫为主期)。
2、作用。 利用一些害虫喜欢在透光、阴凉等环境下活动的规律,将灭害灵等液喷在透光的塑料薄膜上,盖在畦床上,每天次,连喷次,可杀死飞虫成虫。 在虫害菇房内安装几个瓦灯泡或黑光灯,下面放一盆水,向水中滴入煤油,对诱杀菇蚊、菌蚊、黑腹果蝇等成虫效果极好。 糖醋液诱杀:将糖、醋、白酒、敌敌畏、水按的比例配成药液,用纱布或棉球浸药、拧干、置于料面上,害虫闻到糖醋味即爬到药布或药棉上而被毒死。
1)蚜虫。 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 防治花生蚜虫必须立足早字,当每墩达到 10 头时,用 40氧化乐果 1000 倍液防治即可。 (2)地老虎、蛴螬。 地老虎和蛴螬是地下害虫,不仅为害期长而且为害严重,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因地下害虫常在地下活动,隐蔽性强,防治困难,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 合理轮作:花生良好前茬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避免重茬、迎茬。 秋季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