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放
m3/t 残余瓦斯含量 Xk 瓦斯涌出程度系数 K3 瓦斯排放系数 K1 抽采作用系数 K2 矿井瓦斯抽采率 Kg 瓦斯储量 Mm3 可抽瓦斯量 Mm3 M12 3 35% M13 2 M14 2 合计 ㈡ 瓦斯涌出量计算 本矿井可采煤层为 M0、 M1 M1 M14煤层,由于 M0煤层与 M12煤层的层间距为 60m,对 M12煤层的瓦斯涌出量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只考虑 M1 M14
放量, Mm3/a; Qd—— 矿井设计日瓦斯抽放量,经计算得 ; N—— 矿井设计年工作日数, d。 Qa=179。 330 = ⑶ 瓦斯抽放年限 利用可抽量计算矿井瓦斯抽放年限如下: A=Q 可 / Qa 式中: A—— 瓦斯抽放年限, a; Qa—— 矿井设计年瓦斯抽放量, Mm3/a; 20 A=247。 =6a 第四章 抽放瓦斯方法 ㈠ 矿井瓦斯来源分析 矿井瓦斯来源及涌出构成
; 钻场间距 40m; 钻场内钻孔数 6个; 封孔深度 8m; 15 封孔方式 聚胺脂封孔 . 图 3- 2 掘进工作面边掘边抽瓦斯钻孔布置示意图 相邻钻场间距(巷道同一帮)为 40m,在巷道两帮交替布置。 钻场深度 4m,采用 (腿梁 )工字钢支护 ,对棚架设,棚距 ,迎头工字钢、荆笆、椽杆背实、背严。 钻孔布置及参数:每个钻场内布置 6 个钻孔 ,孔径不小于 75mm,孔深 60m,呈两排
设备转动过热, 闸阀 失灵,以及其它病状等,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处理,隐患、防止灾害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凡倒班上岗的要害部门人员,必须有严格的发回检查登记制和交接班制度,不准脱岗,不准私自换人顶岗。 所调入要害部门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的不准单独上岗工作。 干部上岗检查制度 一、领导干部对机电要害场所上岗检查,矿领导每月不少于一次,机电科不少于二次,队领导不 少于四次。 二、每次进入要害场所
在安装时由安监站负责检查,必须符合施工措施的要求,吊挂平直 ,管口严实不得有漏风漏气现像; ②江文新为整个工程安装期间的通风 过程中瓦斯含量是否超标、是否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 负责; ③罗云展、张荣凭、韦惠山 在整 个工程 的施工过程中人员组织、施工技术参数、安装标准、规范等负责; 全面检查设备、设施的 安装安全性能和施工质量; ④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焊接时,冯云负责电焊工调配焊接工作
混凝土工程 a: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必须有配合比及合格证等相关文件。 b: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 土原材料计量要准确,称量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列限值:水泥和掺合料为177。 1%,粗骨料为177。 2%,水及外加剂为177。 1%。 在浇筑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制定施工方案,机 具准备,保证水电的供应,要掌握天气季节的变化情况,检查模板、钢筋、预留洞等的预检和隐蔽项目。
)可采煤层 区内含全区可采煤层两层,即 16号煤层和 23号煤层。 分述如下: 16号煤层:位于龙潭 组中部,煤层厚度 ~ ,平均厚度 ,含夹一般 0~1层,结构简单,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23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上部,煤层厚度 ~ ,平均 ,全区可采,含夹矸一般 0~ 1层,结构较简单,属较稳定煤层。 根椐实际揭露各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121。 表 121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远距离放炮 工作面 揭煤采用远距离爆破时,必须制定包括放炮地点、避灾路线及停电、撤人和警戒范围等的专项措施。 在 工作面 揭穿有突出危险煤层的全部作业过程中,与此工作面 有关的其他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 在实施揭穿突出煤层的远距离爆破时,井下全部人员必须撤至地面,井下必须全部断电,立井口附近地面 20m 范 围内或斜井口前方 50m、两侧 20m范围内严禁有任何火源。
排放。 目前,中国的瓦斯综合利用工程只是针对瓦斯抽放矿井,实际上全国每年有 90%的来自回风流中的浓度低于 l%的瓦斯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⑤ “ 安全第一 ” 的观念还没有牢固树立,对抽放瓦斯重要性的认识仍然不够,对抽放 6 瓦斯装备等的投入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有些地方仍然维持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水平,须尽快转变观念,加快抽放瓦斯系统建设及更新改造。
V=5~ 15m/s。 1. 移动 式抽放部分 根据前述,初期 将有 ,抽放浓度19 按 30%计算,故移动泵站所抽混合瓦斯量应为: Q 混 =。 则 D=( Q/V) 1/2=( 4/10) 1/2= 以此为依据,管路可选用内径为 100mm 的管子 ,一般选用无缝钢管 ,由于矿井规模较小 ,为节省投资 ,也可采用焊缝铁管 ,壁厚 46mm,如考虑安装及运输方便 ,也可采用玻璃钢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