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
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取 用 粉末状或小颗粒状 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 (一横二送三直立) 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意 :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考点 四
管与桌面成 4560 度 ⒉固体: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试管口应略向下(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 , 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 A: 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 B: 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 灯心,以免容器破裂。 C: 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考点 七 、 仪器的装配 : 装配时, 一般按从低到高
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 见教材 P32。 课题 2 氧气 考试要求 知道氧气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能识别化合反应 认识氧气与与常见物质(碳、磷 、铁、蜡烛、硫)的氧化反应 考点 一 、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略大于空气。 (可用向上排空法) 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三态变化:降温后
中,只有 Y的表面逸出气泡;将 Z浸入 X的硝酸盐溶 液中,在 Z的表面有 X析出。 则 X、 Y、 Z三种金属的 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A X、 Y、 Z B X、 Z、 Y C Y、 Z、 X D Y、 X、 Z 返回首页 C 判断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发生反应的次序 反应的 次序 :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越后面的金属, 越容易从它们的盐溶液里被置换出来。 或者说: 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步骤 一检、二装、三注入、四收集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固体药品放入锥形瓶 从长颈漏斗处加入酸收集二氧化碳 正确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错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 ,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高压低温下可得固 体 干冰 化学性质 :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 工业 “ 三废 ” (废渣、废液、废气) ; 农药、化肥 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 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 农药、化肥 ,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水的净化 (
嫡秸浇苞看诽靖予叭护兹抠准饶瞄味龟那拳溉辣余鸳柳障苯竹滇锋疲塑论蔓棺屯遏 (一)药品的取用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 ) 第 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 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绿色化学 环境友好化学
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2020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 (非常详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第 9 页 共 42 页 初三化学知识点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概念
)(不稳定) (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 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② 氧化性: 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 CO2) ( 4) 一氧化碳( 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① 可燃性: 2CO +
填空题(共 5个小题,共 30分。 ) 26.( 5 分)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1)下列 生活 物品 中, 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 合成 有机高分子材料 的是 (填 字母 序号 )。 A.塑料 盒 B. 棉布袋 C. 钛合金镜架 D. 羊绒围巾 ( 2)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在 超市购物 时 , 国家提倡。 ( 3) 人类摄取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