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文中作者向后主出了 哪几条建 议。 他反复陈说的是那一 条。 文章的主旨句是那一句。 文中表明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 句子是那一句。 下面几句话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感情。 • (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2)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3)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三、默写要求 背诵部分 • 提示: 可分段诵记,背诵时先理解内 容、理清思路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杜甫 岳飞书出师表 武侯祠匾额对联选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诸葛亮殿对联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过厅对联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全 荀 h225。 ng tu237。 gǒu 猥 ( )自 夙 ( )夜 驽 ( )钝 怒、弩 wěi s249。 n 攘 ( )除 斟 ( ) 诹 ( ) rǎng zōu zhēn 酌 ( ) zhu243。 第一段分析 危急存亡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不利 追殊遇 报陛下 不懈于内 忘身于外 有利 诚宜 …… 不宜 …… ( 正反 ) (广开言路) 开张圣听 返回 第二段分析
) zh236。 zāng pǐ 行 ( )阵 倾 颓 ( ) 苟 ( )全 荀 h225。 ng tu237。 gǒu 猥 ( )自 夙 ( )夜 驽 ( )钝 怒、弩 认识它们吗。 wěi s249
先汉兴隆 亲小人,远贤臣 后汉倾颓 正反历史教训 引教训 (亲贤远佞) 亲贤臣,远小人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第六七段逐句分析 第六段 :身份,生活,追求 —— 品格高远 “三顾草庐:宽宏大度,不耻下问 —— 由是感激 :创业艰难 —— 效忠心愿 第七段 1叙托孤之事,提挈全段 、行动 ,兴复汉室 —— 出师目标 (划分职责) 第八段分析 首先,严于律己 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最后
揭示原因,不译。 此悉贞良 死节 之臣 为节而死,死,为动用法;节,义节 亲近贤臣 , 疏远小人 , 这是先汉兴旺发达 的原因 ;亲近小人 , 疏远贤臣 , 这是后汉倾覆衰败 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时候 , 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 , 没有一次不对桓 、灵二帝的做法感到 痛心遗憾 的。 侍中 、 尚书 、 长史 、 参军这些人都是正直 、 有才干而且能 以死报国 的臣子 ,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 ,
) zh236。 zāng pǐ 行 ( )阵 倾 颓 ( ) 苟 ( )全 荀 h225。 ng tu237。 gǒu 猥 ( )自 夙 ( )夜 驽 ( )钝 怒、弩 认识它们吗。 wěi s249
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249。 )。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译文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 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然而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
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 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 可 计日 而待也。 形容词作动词、亲近 疏远 西汉,东汉 衰败。 兴盛 没有不 为国而死的气节 ,(以死报国) 数着日子,(为时不远) 忠贞 优秀 亲贤远佞 叹,哀叹 息,惋惜 痛恨 《 痛心遗憾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时,每次与我谈论这些事
(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