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
2、缓、躺卧不起。 (3)后期排血便,患犬四肢厥冷,可视粘膜苍白,呈脱水休克状态。 2 病理剖检和流行病学特征尸体剖检发现肠道内壁有弥散性出血点,呈溃疡状态;心脏肥大,内有淤血充盈;胃内空虚;膀胱中无残留尿液。 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此病程较短,从发病到死亡最短 2 天,最长 5 天,最终均以死亡告终。 其流行呈暴发性,难以控制,也不易治愈。 3 病因在南方 67 月上旬为典型的梅雨季节
2、膜上有点状或条状出血,粘膜层脱落,大网膜广泛出血;小肠内容物为暗红色;全身淋巴结肿大,尤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更明显,切面湿润多汁,外观呈暗紫色。 其他实质器官如心、肝、脾、肺、肾出血肿大,呈败血症变化,如肝肿大,表面有点状出血;心包液增多,心冠放心外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肺脏有点状出血;肾脏有针尖大出血点,鹿脑组织充血、出血、水肿。 3 防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搞好卫生,不喂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2、发病相对较少,引进品种或混血犬发病较多。 2 临床症状初发时病犬有呕吐现象,食欲减退,精神稍差,412 小时后精神沉郁,不食。 体温升高到 腹泻。 开始腹泻时粪便呈糊状,无血,味臭。 发病 812 小时后,泻粪呈米汤状,带血,颜色呈铁锈色或深红色,味腥臭,最后泻粪呈血水样。 腹泻次数初为 12 小时 1 次,后可达每小时数次,严重病例肛门失禁,血水顺肛门外流不止。 病犬迅速脱水、消瘦。
2、黄,有时少或无,用 纸测试,尿液呈强酸性。 2 病因患犬多因食入变质、腐败、冰冷、油腻过大的食物,或食入含有淋巴的肉品、禽类内脏、水产品内脏而致病。 或由于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细菌毒素对胃肠刺激加剧,使胃肠功能减弱和失调,影响消化和吸收,尤其影响了肠道对水的吸收,使水分过多地聚集在肠道,达到一定程度便形成腹泻。 由于腹泻引起胃肠道炎症,炎症损伤胃肠道毛细血管壁
2、,特别是肠道后段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肠道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漏出血管外,肠道后段缺乏盐酸,血液未被消化,因而患犬下泻物呈红色。 2 临床症状早期:患犬突然上吐下泻,吐出物呈糊状,有时吐出原样食物下泻物呈黄色或淡绿色、稠糊状或稀薄状,排便次数渐多,量渐大。 中期:排出胶冻样粘液和血便,呈粉红至棕红色,粪便比以前更稀,更腥臭呕吐不止,吃啥吐啥,有时呕吐物呈淡红色患犬精神差,喜卧,爱喝水。 后期
(试行 )》 和《 金华市 肠道传染病综合监测方案》要求开展常规监测工作。 调查总结报告 按照《 永康 市 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确定专人于暴发疫情应急终止后 2 周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报告”,分别向 金华市 疾控中心和 永康 市 卫生局报告。 参考文献 《 全国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 感染性腹泻监测方案 (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