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容二 …… 一级标题一(思考) 内容 …… 一级标题一(总结) 内容 …… 一级。
1.土壤污染。 2.水污染 3.大气污染 1 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盐酸,盐酸过多时常服用“胃舒乳” [其有效成分为 Mg(OH)2]来治疗,其治疗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也可以服用含有 的药品来治疗。 Mg(OH)2+2HCl==MgCl2+2H2O NaHCO3 治疗胃溃疡病人,哪种合适。 Mg(OH)2 建湖县实验初中 医药中的盐 2 溶于水的钡盐 [如 Ba(NO3) BaCl2等
NaOH溶液 将盛满 CO2的集气瓶倒扣在盛 NaOH溶液的水槽中 向盛满 CO2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 NaOH溶液,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后,倒置 向盛满 CO2的饮料瓶中倒入少量 NaOH溶液,立即塞紧瓶塞,振荡 向盛满 CO2的饮料瓶中倒入少量 NaOH溶液,立即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振荡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弹簧夹 六、碱的化学性质 碱溶液能与酸反应: 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 现
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第十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 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牛 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2、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力要求1接收、收集、整合和迁移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复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际现象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观察,获取有关感性认识和印象,并进行吸收、初步加工、有序存储。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的知识网
2、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化学教学评价体系。 三、命题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 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2基础性原则。 能考查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论据,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确实能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结语部分 主要写明今后的打算,也只需写很短的一段话。 写得长了,反而冲淡了主题。 总结正文写完以后,应该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总结单位的名称和总结的年月日。 写工作总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总结正文,有两种不同写法,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好。 一种是以工作回顾连带谈及经验教训。 基本上是按工作展开的程序和步骤,分段说明每个步骤和阶段的工作倚况
C、 CO) 中和反应: 酸与碱作用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 6 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 碳的几种单质 金刚石( C)是自然界中 最硬 的物质,可用于制 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 等。 石墨( C)是 最软 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 导电性 , 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 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 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
瓶口有白雾 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的小液滴 )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 金属除锈 ② 制造药物 ③ 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 金属除锈 ② 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 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酸的通性 (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 2)金属 +
有 “ 三不 ” 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 H CO、 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