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沪教版
糕平均分成2份,在横线的上面写 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 读作:二分之一。 生边说边书空“ 21 ”。 2)认识 21 表示的含义。 师:谁来说说这里的 21 表示什么。 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 2份,取其中的 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 21。 3)找出实物图片中的 21。 师:同学们通过分蛋糕,发现了 21 的存在。 在其他事物中是否也存在 21 这样的数呢。 请同学们一起来找一找。 课件 出示火腿肠
分成 2份,每份才是它的 1/2。 (二)类比迁移,认识几分之一 1. 联想: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2. 操作:学生 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 3. 交流:你表示出了几分之一。 你是怎么表示的。 4. 深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 )表示。 5. 填空练习。 ( 1)对折:纸片被折成了同样大小的 2 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圆形纸片的
)分糖果。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分糖果。 1. 小巧买了一袋糖果,她把全部糖果平分成 3堆。 2. 一袋糖果平分成 3堆,每堆糖果是一袋糖果的几分之几。 3. 请学生先跟老师一起分糖果,让后看结果。 4. 小结: 这里把 12颗糖果看成了总的一份,其中的 4 颗是总的糖果的 1/3。 整体平分成几份
个这样的31。 生:红色部分有 2个这样的31。 小结: 2个31就是32。 师:那么, 2段长多少米呢。 生: 1段是 31 米, 2个 31 就是 32 , 2段是 32 米。 涂出 43 米 师:像 32 、 43 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32 中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 小结:①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②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以用表示,因为这不是平均分。 教师强调平均分的重要性。 教师请学生用圆片、长方形、绳子折出,边折边说 .(限时操作 ) 生 1:把一个圆对折(即平均分成 2 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 生 2: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 2 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长方形的(长方形上下对折对 折图) 师:谁的折法和他不一样。 生 3:上展示台演示(长方形左右对折对折图) 师:为什么这样折也能折出呢。 生 3
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新知识(揭示课题) [说明:让学生有充分独立 思考的空间和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并 能与他人交流,听取他人的长处的过程和结果 上来认识几分之几,建立分数的概念。 ] (二)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 1. 折折 把一个圆分成同样大小的 4 份, 1 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2 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3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 2. 分分 43分子 分母 分数线
片。 小结:整体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 新课探索 例 1 新课探索 例 1 小兔拿来一条长纸带,长度为 1 米,把它平分成 5份,每一份长度是多少呢。 小结:将 1 米长的纸带平均分成 5 段,每段长 51 米。 看图填空 1个51米是( )米 2个51米是( )米 3个51米是( )米 4个51米是
法表示数,遇“ 0”用空位表示 3. 摆一摆:(同桌合作) ( 1)报数,摆算筹 ( 2)尝试,用算筹计算 452+ 367 4. 交流或看书 P48页巩固 (让学生来介绍算筹的知识,教师补充和媒体演示只作辅助手段。 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 算盘: 1. 过渡
一介绍,要求: 1. 简单介绍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 2. 各组成果展示、介绍。 老师组织各组学生进行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加以提炼、指导或作补充介绍。 要求学生对三种计算工具重点了解: 算筹:了解算筹 表示数的方法:一位数有两种表示方法 —— 横式、纵式;多位数用纵横相间的方法表示数,“ 0”用空位。 算盘:了解算盘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 理解定位点的重要性,会读算盘上表示的数
用手来描一描第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 接下来师生小结:从起点出发,绕着这个图形到起点结束就是这个图形一周的长度。 再指名说说另外两个图形一周的长度。 最后各自说说自己描的图形的长度。 师 :这些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 3)找找自己的、同桌的、老师的图形的周长。 (老师准备了两个不规则图形出示在黑板上。 ) ( 4)判断是不是周长。 巩固对周长的认识。 ( 5)想象平面图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