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
1、菇是一种大众化食用菌,消费人群广,生物效率高,经济效益较好,因此种植面积较大,但在春季种植平菇时所用的原材料,一般为去年留下来的,时常带有螨类,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适合螨类生长发育,繁殖快,其主要取食平菇菌丝和子实体,造成平菇减产,严重者失收。 一、粗脚粉螨和腐食酪螨的分布、)分布与危害:该螨为世界性广布种。 粉螨在食用菌生产中,常发生在被杂菌污染的环境中,由于其活动将杂菌扩大化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季是油菜菌核病的盛发期,在春雨多的年份尤易流行。 根据经验,防治好该病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清沟排渍春季雨水增多,油菜田易遭受渍害,轻则影响油菜根系的呼吸作用与吸收能力,重则造成油菜烂根、烂茎,影响产量,且因田间湿度大,易发病流行,要及早清沟降渍。 二、中耕松土在油菜现蕾期至开花期中耕培土可切断菌核产生的子囊果栖,对减轻病害发生有明显作用,还能控制杂草的危害,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季是油菜菌核病的盛发期,尤以春雨多的年份易流行,更要精心治好该病。 根据经验,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清沟排渍春季雨水增多,油菜田易遭受渍害,轻则影响油菜根系的呼吸作用与吸收能力,重则造成油菜烂根烂茎,影响产量,且因田间湿度大,易发病流行,要及早清沟降渍。 二、中耕松土在油菜现蕾至开花期中耕培可切断菌核产生的子囊果栖,对减轻病害发生有明显作用,还能控制杂草的生民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春雨多的年份尤易流行。 根据经验,防治好该病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清沟排渍春季雨水增多,油菜田易遭受渍害,轻则影响油菜根系的呼吸作用与吸收能力,重则造成油菜烂根、烂茎,影响产量,且因田间湿度大,易发病流行,要及早清沟降渍。 二、中耕松土在油菜现蕾期至开花期中耕培土可切断菌核产生的子囊果栖,对减轻病害发生有明显作用,还能控制杂草的危害,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三
1、前,发现有些小麦品种在返青后出现叶片发黄、死苗现象。 下面笔者就可能造成小麦叶片发黄、死苗的原因及其相应的处理措施作了个归纳。 首先是去年我省小麦整体播种密度过大,造成小麦群体过大,影响到小麦光合作用,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叶片发黄。 其次是遇到倒春寒,产生冻害。 小麦受冻后,表现下部叶片发黄,同时造成小麦的抗病能力下降。 三是肥水不足导致的叶片发黄。 底肥不足,尤其氮肥不足时,麦苗瘦小、黄化。
1、对小麦苗情特点,春季麦田管理总的指导思想是:科学运筹肥水,促控结合,实行分类管理。 在具体措施上各地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适时划锄、镇压划锄不但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还具有促弱苗转壮、壮苗稳健生长等作用。 各类麦田都应锄地。 划锄时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 对晚茬麦田,划锄要浅,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 尤其是对“土里捂”麦田,更要在早春趁墒及早浅划锄,以防止土壤板结
1、)危害症状。 分红黄两种。 均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疵粒、空壳。 大发生年可形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 (2)发病特点。 两种吸浆虫发生均一年一代,遇不良环境幼虫有多年休眠习性,故也有多年一代的。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冬、越夏。 黄淮流域 3 月上中旬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土表,此时小麦多处于拔节期,4 月中下旬大量化蛹,蛹羽化盛期在 4 月下至 5 月上旬,成虫出现后
1、用良种。 甜玉米品种主要有超甜 3 号、超甜 204 也可试种东甜 206 号等品种。 这些品种产量高,生育期中等,鲜籽粒含糖量 16%以上,鲜食味道好。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一般从 3 月 1520 日左右开始播种,必须采用尼龙薄膜搭架覆盖育苗。 选择土壤疏松、肥力较好、阳光充足的沙壤地块作苗床。 精细整地后,施一遍稀薄人粪肥,按 35 厘米的粒距排好玉米种子,略加镇压。
麦施肥技术以促进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和资源节约为目的,根据不同类型小麦需肥规律和麦田土壤供肥状况,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土壤污染。 一般高产田控氮、稳磷、增钾、补微,中产田稳氮、增磷、针对性补施钾肥。 施肥技术要点:1、高、中产麦田高产麦田地力水平高,生产条件好,连年氮肥投入量过大,但钾肥投入相对不足。 在施肥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面实施秸杆还田
1、鲜甜玉米大家都喜欢吃,市场容量大,产量高,效益佳,从播种至鲜穗条收约 90 天左右,种好春季甜玉米,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选良种甜玉米品种可选超甜 3 号、超甜 204,也可试种示范东甜 206 等新品种。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一般从 3 月 15 日20 日左右开始播种,必须采用尼龙薄膜搭架覆盖育苗。 选择土壤疏松,肥力较好,阳光充足的沙壤土地块作苗床,精细整地后,施一遍稀薄人粪肥,按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