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
1、花苜蓿种子的休眠期较长,出苗不整齐,而且第 1 年种植生长缓慢没有经济收入,通过春小麦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紫花苜蓿在第 1 年栽培中的经济收入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合理调整了种植业结构。 在生产过程中,紫花苜蓿幼苗高度不超过 10 厘米,不与春小麦抢墒、抢肥;紫花苜蓿可苗期受到小麦遮荫,可保证土壤的墒度,提高出苗成活率,有利于其生长。 在春小麦收割后
1、于去年黄淮冬麦区秋季雨水大,有大量湖洼地、棉田地等因秋季积水或因倒茬晚而延误了小麦种植。 不少农民朋友来电话咨询有没有春季播种夏季成熟,而又不耽误夏季作物种植的作物。 春小麦是比较适宜的作物,但据笔者所知,黄淮冬麦区适宜种植的春小麦品种很少。 笔者就如何利用半冬性品种种好春小麦谈点意见,供农民朋友参考。 一、了解品种冬春性小麦的种子在土壤里萌动以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条件
1、9 号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小麦室于 1996 年从克 88辐麦 3号组合中决选出稳定品系龙 96征特性:中熟、旱肥类型。 生育期 85 天左右;幼苗直立,苗期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和抗旱性。 株高 80米,茎秆粗壮,抗倒伏。 成穗率高、穗层整齐,株型结构好,具备高光效群体结构。 高抗秆、叶锈和白粉病,中抗赤霉病和根腐病,后期耐湿性好,熟相好。 有芒,白壳、红粒,码较密,角质率高
1、方春小麦由于生育期短,发育迅速、生长快,使其对肥水的需求也和冬小麦有一定差距。 要想北方春小麦获得较高的产量,就必须根据春小麦的生育特性结合当地农时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肥水配置,农垦北安科研所所经过几年的试验,摸索出一套北方春小麦节水灌溉增产栽培技术,现把此技术总结出来,供大家借鉴:一、北方春小麦的生育特性目前,北方春小麦在生产上主要栽培的品种有:龙麦 26、29、克旱 16、垦大 8号
0 号特征特性:春性,生育期 88 天,比对照品种新克旱 9 号早熟 2 天。 幼苗直立。 株高 93 厘米。 穗纺缍型,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硬质。 平均亩穗数 36 万穗,穗粒数 27 粒,千粒重 31 克。 对叶锈病免疫,高感条锈病、赤霉病和根腐病。 容重为 812 克/升,粗蛋白含量 湿面筋含量 36,沉降值 升,吸水率 面团稳定时间 钟,最大抗延阻力 伸性 伸面积 方厘米。 产量表现
甘春 20 号 甘春 20 号是由甘肃农业大学采用高新育种技术培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 甘春 20 号品质卓越,农业部连续四年对河西不同海拔地区样品检测,籽粒品质超过进口的美国、加拿大硬质麦,认定甘春 20 号为高强筋力小麦和面包用小麦品种。 甘春 20 号是生产面包粉的主要原料,也是生产高筋粉的主要搭配原料,具有优良的加工品质。 1995 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1996
1、4 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新春 14 号(98小麦是新疆农科院核生所育成的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超高产春小麦品种,2004 年 2 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42005 年在我州种植,2005 年在我州温泉县种植 公顷,平均单产 7500顷,高的地块达到 9300顷,个别地块达到 10500顷,是新疆近几年春小麦产量水平较高的品种。 1 品种特征特性新春
1、好起身拔节肥水在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氮肥,既能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又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应因地制宜地用好起身拔节肥水。 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育时期的供氮水平,在每 667 平方米施 16 公斤纯氮范围内,随氮量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 在施肥上采取“前促、中控、后改”的施肥方法,即基肥 50,拔节孕穗肥 50,攻粒肥重防早衰。 在土壤墒情适宜情况下
1、碱地种植春小麦采用常规的种植方式,盐碱土壤盐渍化严重,小麦保苗率低;土壤肥力低,普遍缺磷少氮;降雨后常引起返盐,造成死苗或抑制幼苗生长。 因此,在这类地区应选用丰产、耐盐小麦品种,采取平整土地、灌水洗盐、改建条田、培肥土壤等措施。 一、田小于 顷,排水系统完善,以下;在夏收作物地上须伏耕晒垡后,趁气温高的夏季灌水洗盐,可以有效提高脱盐效果。 为防止灌后地面板结返盐,须合墒再耕 1 次
2、迟的麦田,虽然通过适当增加播种量的方式保证了群体的数量,但是与常年相比,麦苗不壮,三叶大蘖比例少,次生根少,分蘖个体素质较弱。 化肥用量少,脱肥麦田的面积大于往年。 由于降雨推迟播期,为了抢时播种,黄淮麦区和北部麦区总体整地质量较去年差,表现为田间坷垃多,旋耕面积大,旋耕麦田土壤疏松,造成深播弱苗面积大。 有的地方为了抢时播种,底化肥施用量少于往年,各省均出现脱肥发黄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