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倒病
2、双,每平方米 810 克,如前配成药土施用;二是用福尔马林熏蒸,在播种前 23 周,为床土耙松,浇洒 100 倍液的福尔马林,每平方米床土用药液 24 千克并用塑料布或用麻袋覆盖 45 天,然后揭去覆盖物耙松处理过的床土。 2 周后,待药液充分挥发后可播种;三是有条件的,可采用蒸汽加温处理,进行苗床土消毒。 发现少量病苗时,应拔除病株,撒施少量干土或草木灰去湿,适当通风排湿;及时分苗
2、种,随拌随播)的同时,及早进行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每亩用 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或杀毒矾 600 倍液,或扑海因 2000 倍液 5060 千克交替喷雾,每 710 天 1 次,连喷 23 次。 立枯病立枯病为土传病害,在苗期发生,发病初期在幼苗茎基出现暗褐色斑,稍凹陷,病部扩展绕茎一周,致幼苗枯死,但不折倒
2、灌水过多,保温不良,造成床内低温潮湿条件时,病害发展快。 源方便,旱能灌、涝能捧,前茬未种过瓜类蔬菜的地块做育苗床,床土要及早翻晒,施用的肥要腐熟,均匀,床面要平,无大土粒,播种前早覆盖,提高床温到 20以上。 苗出土后进行中耕松土,特别在阴雨低温天气时,要重视中耕,以减轻床内湿度,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 连续阴雨后转晴时,应加强放风,中午可用席遮荫,以防烤苗或苗子萎蔫。 如果发现有病株
2、45 克,掺细土 45 公斤拌匀。 施药土时先要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将 1/3 的药土撒施于苗床表面,剩下的 2/3 药土撒施于播种后的种子上面。 要注意畦面表土保持湿润,撒药土要均匀,以免发生药害。 加强苗床管理。 调节苗床温度,白天 2030,夜间 1518,在注意提高地温的同时,要降低土壤的湿度,防止湿度过大。 做到苗床保温与防风协调进行,增加光照,培育壮苗。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
2、斤拌匀。 施药土时先要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将 1/3 的药土撒施于苗床表面,剩下的 2/3 药土撒施于播种后的种子上面。 要注意畦面表土保持湿润,撒药土要均匀,以免发生药害。 加强苗床管理。 调节苗床温度,白天 20夜间 15在注意提高地温的同时,要降低土壤的湿度,防止湿度过大。 做到苗床保温与防风协调进行,增加光照,培育壮苗。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要立即拔除发病植株,并用 72%普力克水剂
2、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上引致更严重的发病。 病菌生长适宜地温 15温度高于 30受到抑制、最适发病地温 10。 低温不低于寄主生长,但病菌尚能活动,所以育苗期出现低温、高湿条件有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1)育苗时要严格选择营养土,选用无病新土、塘土或稻田土,不要用带菌的旧苗床土。 (2)加强苗床管理,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 (3)药土盖种。 用
2、725m)。 泡囊球形,内含 626 个游动孢子。 藏卵器球形,直径 器袋状至宽棍状,同丝或异丝生,多为 1个,0(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满器,直径 菌在年平均气温高的地方出现频率较高。 此外 鞭毛菌亚门真菌,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卵孢子在 1218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 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