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
2、在蚜虫发生的初期每亩用 21%绿杀 40 克,或 反氯氰菊酯 25 克,或 3%啶虫咪乳油 50 毫升;在蚜虫发生的中后期用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8,或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 以上药剂对蚜虫有特效,且对蚜虫天敌基本无害,交替使用可以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适当加大用水量 有的农户施药用水量不科学,如将防治 1 亩地小麦蚜中的药剂加入 1 喷雾器水(一啼雾器装水约 15
1、国产区的花生单产较低,农民种植经济效益不高,抑制花生产业的发展。 我国南方各省可以通过春、秋两造种植,增加收入。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将秋植花生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深耕整地,施足底肥花生是深根作物,根群分布在活土层,生长发育最适宜的土壤条件是活土层深厚,耕作层疏松,干时不散不板,湿时不粘的砂质壤土,有利于深扎根。 、深耕以牛犁或拖拉机深耕 2025 厘米,整地可提前 1015
2、脱去塑袋的菌棒卧式整齐排放在土埂上,每排完一层菌棒,覆上 34 厘米厚的土,土两侧喷水并用泥板抹平。 依此再排放 68 层,最上的一层仍要覆土并抹平。 做好墙后,喷一次大水,使覆土吸足水,以后每天喷水保持覆土湿润,按常规管理出菇。 生物效率可提高 50%100%。 袋口盖营养土保湿营养土配方是:肥沃土 45 千克,草木灰 5 千克,水 60%。 在袋两头各装入 23 厘米厚的营养土。
2、产 斤,增产幅度在 15%左右。 推广窄行密植。 近两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大豆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以邯豆 3 号为例,种植密度在 2000028000 株时,随着密度的增加,亩荚数是增加的趋势,产量明显提高,平均亩增产 斤,以 28000株最高,亩产达到 232 公斤。 在优质大豆主产区,重点推广了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株距 8 厘米,行距 32 厘米,平均密度 25000
1、前地上渠道灌溉面积大,且土壤又较多,渗漏水严重,这是玉米灌溉造成浪费水的主要原因。 首先要修建渠道,然后铺一层塑料布,减少渗漏,确保畅通,一般可节约用水 23%30%。 其方法,先加厚夯实渠埂,然后在渠沟里铺一层塑料布,这是防水渗漏最佳措施。 因地制宜,改进灌溉方法一是对水源比较丰富、宽垄窄畦、地面平整地块,可采取两水夹浇的方法;二是对地势一头高一头低的地块,可采取修筑高水渠的方法
1、产用母种应性状优良,表现为生长快,均匀整齐,在适温下两星期内长满斜面。 冰箱保藏时常形成原基,镜检有少量厚垣孢子,若孢子过多则产量偏低。 若菌丝发黄、细弱、稀疏,表明菌种退化。 生长不均、不齐,或有拮抗现象,说明菌种不纯,均不可采用。 所有原种应致密洁白,上下均匀,无菌丝间断,表面菌丝旺盛。 若基质干缩,料壁脱离,颜色发暗,说明菌种老化。 壁周出现各色条纹、斑点,表明菌种有杂,不能使用。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业措施与化学措施并重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特别是近年来受暖冬气候影响,油菜茎秆开裂现象发生普遍,导致部分地区菌核病发生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农作物病害研究专家陈怀谷副研究员提出,防治油菜菌核病要在重视花期化学防治的前提下加强田间管理,通过农业措施来预防。 据了解,油菜菌核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田土壤、肥料及种子中越夏和越冬。
2、液。 均匀喷布于大豆叶片的正反面,连喷 23 次,每次亩喷施肥液 75 公斤。 三是打顶摘心。 适时打顶摘心,可控制徒长、保花增荚效果显著,对于无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品种,合理摘除顶心,也可控制顶端生长优势,减少花荚脱落。 方法是大豆开花盛期至末期。 选睛天摘去顶端生长点。 四是喷施多效唑。 喷施多效唑可控制植株高度,缩短节间长度,无限结荚型品种增产幅度大于有限结荚型品种。 施用方法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子准备:选购优种,高质量的种子是保障出苗率、苗齐、苗全、苗壮的前提条件。 因此,要选购大的生产厂家生产经营的包装规范、成熟度及饱满度好、发芽率高的种子。 药剂拌种:可用占种子量 50%的多菌灵 0%的苗菌敌 占种子量 50%甲基托布津 占种子量 75%的 3911合拌种,每100 公斤种子用水 23 公斤。 晒种在播种前,选晴好的天气,将棉种破袋摊晒23 天。 土地准备
有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发生。 小麦倒伏不但自身要减少产量,降低品质,而且对后茬作物如期播种安苗,特别是麦棉两熟地区的棉苗护理带来很大影响。 为此,必须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倒伏。 预防小麦倒伏,可采取农业措施,也可采用化学调节。 在化学调控措施上首先是通过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致使小麦内源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受阻,控制细胞伸长,但不抑制细胞分裂,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分蘖,从而使小麦根系发达,节密叶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