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
2、。 定苗前一般要间苗 2 次,去除病苗、杂苗和弱苗,达到苗全苗壮。 中耕除草:夏白菜生长期间时常遇到暴雨,并伴随暴晒,土壤易板结和滋生杂草,故定苗前中耕除草 12 次,莲座期 1 次,结球后因已封垄不再中耕。 另外,为省工,可使用除草剂,如使用 20的敌草胺乳剂每 方米 200 毫升,对水 50 千克,播种后均匀喷洒于畦面上。 敌草胺是直播白菜田防除杂草的理想除草剂,对单子叶
2、准备工作。 收获前一星期停止浇水,收获后适当晾晒 23天,等大白菜外部叶子发蔫时整理菜体,去掉黄帮、烂叶后入窖。 同时,注意防冻,如果暂时不能入窖,要把白菜根朝里堆放,上盖菜叶或草苫暂时堆放。 四、加强入窖后的管理。 大白菜的适宜贮藏温度为 0左右,若高于 5则会受热腐烂,低于2则会受冻。 同时,窖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9095。 大白菜入窖时,窖内温度相对较高,应保持通风,排出湿热空气
2、浸染由叶片基部向短缩茎发展,引起根髓腐烂、并溢出灰黄色恶臭味的黏稠物,直至全株腐烂。 二、防治方法(一)农业措施。 一是轮作换茬,避免连作。 二是高畦栽培。 除干旱缺水和盐碱地外,均应采用高畦栽培,畦高 510 厘米。 三是小水轻浇,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四是增施磷钾肥,实行配方施肥,增强抗病能力。 五是采用直播方式,避免移栽造成的伤口病菌浸染。 六是拔除病株
2、(不同地区可根据消费习惯选择品种)。 二、施足基肥,起垄栽培。 因秋早熟大白菜生育期短,生长速度快,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地块,结合耕地每亩施有机肥 6000 公斤,磷、钾复合肥 50 公斤,并起垄栽培。 一般垄距 60米,垄高 15米为宜。 三、适期精细播种,确保一播全苗。 早秋白菜耐热性、熟性、结球性介于夏白菜和秋冬白菜之间。 因此,播种过早易造成结球不实
2、种区域试验,毛菜亩产 6740 公斤,净菜亩产 4647 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郑白四号。 2001 年毛菜亩产为 8262 公斤,净菜亩产 6170 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郑白四号。 2001 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毛菜亩产 7647 公斤,净菜亩产 6046 公斤,分别比对照郑白四号增产 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在河南地区,一般 8 月 12 日20 日高垄直播,行株距 60
2、提高。 特色优质品种培育优质、综合性状好的大白菜品种仍是今后长期努力的方向,要继续培育新、奇、特、高营养或具有特殊颜色、风味的品种,如胶州大白菜胶白一号、二号等品种。 为了超市和出口的需要,应培育优质、结球紧实、外观漂亮、耐贮运、货架期长的中小型品种。 另外从食用需求出发,还应培育涮锅易熟,叶大绵软的包饭品种以及快餐等专用品种。 耐贮加工品种我国每年生产大白菜数量很大,深加工是大白菜出路之一
2、到散热降温不损伤菜。 有烂叶需摘除时,可用竹刀削除,不用铁器刀。 摘下或脱掉的叶,要一并带出窖外,以防影响窖内白菜贮藏。 中期管理此阶段从“大雪”开始到“立春”止。 这一阶段为最寒冷阶段,外界气温明显降低,窖内温度也随之降低,最易发生冻害,此期防冻害为重点。 窖内温度变化较稳定,白菜自身呼吸强度较低,可根据窖温情况采取勤放风来调节。 通风不可单靠气眼,以防止不良气体排不出而导致白菜衰老、腐烂
2、近百粒。 幼虫纺锤形,头尾较细,中段略粗,淡黄绿色,老熟时身长约 10 毫米。 行动敏捷,受惊动即吐丝下堕,故名吊死鬼。 蛹灰褐色,长约 6 毫米,被蛹,外做网状薄茧。 发生世代,各地不同,北方一年 34 代,南方 67 代。 冬季以蛹在向阳处的杂草、枯叶越冬。 春季 4 月,成虫羽化,开始活动。 秋季发生,常决定于夏季雨量,夏季高温干旱之年,发生就多。 )清洁园田。 在夏季甘蓝
2、 3后即可出齐苗,播种后经常检验,发现有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时,应及时喷洒敌杀死等药剂防治,以保证苗全。 幼苗长出 2 片真叶时,应间苗 1 次,每穴选 2 株,选留健壮苗 6真叶时定苗。 夏季大白菜应施足底肥,然后在关键时期结合浇水追施化肥。 施肥次数不要太多,尽量减少根系和叶片的损矢。 浇水应傍晚进行,宜漫水沟灌,不可大水漫过畦面,否则,极易发生病害。 4、病虫害防治(1)软腐病:用
2、大,应选择土层深厚、保肥保水能力强、排水良好、上年没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砂壤土种植,以减轻病害发生。 翻耕时,亩施腐熟的猪、羊、鸡、鸭粪肥公斤以上和过磷酸钙公斤作基肥,耙细后,做成米(连沟)宽的畦。 每畦种两行,株距米,亩种株左右,每穴播种粒,播后覆土厘米厚,并盖上寸左右长的碎稻草,防止雨后土壤板结糊苗。 科学管理大白菜出苗后应分别在叶期、叶期和叶期间苗次。 第一次每穴留苗株,第二次每穴留苗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