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
2、选用碳铵,以亩追施2030 公斤为宜,随水冲施。 对包心程度略差的地块应适当加大追肥量。 3、病虫害防治:此期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黑斑病、软腐病、黑腐病、细菌性角斑病、蚜虫、菜青虫、甜菜夜蛾等。 要求对症用药,科学防治。 喷药要周到细致,叶子正反面均喷到为宜。 根据虫害发生规律科学用药。 夜蛾类害虫其生活规律为昼伏夜出,防治需要在早晚进行。 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结合
2、肥为主,以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以追肥为辅。 2、施足底肥。 苞菜、大白菜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需要施大量的有机肥作基肥。 一般每亩应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4000以撒施,也可按行距开沟条施。 在此基础上还应每亩施用苞菜、大白菜专用肥 40满足苞菜、大白菜全生育期生长发育需求。 3、看苗巧施追肥。 一是施好提苗肥。 在肥力不很高的土壤中,按每亩施苞菜、大白菜专用肥 5入少量提苗肥,可促进幼苗生长
2、肥为主,以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以追肥为辅。 2、施足底肥。 苞菜、大白菜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需要施大量的有机肥作基肥。 一般每亩应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4000以撒施,也可按行距开沟条施。 在此基础上还应每亩施用苞菜、大白菜专用肥40满足苞菜、大白菜全生育期生长发育需求。 3、看苗巧施追肥。 一是施好提苗肥。 在肥力不很高的土壤中,按每亩施苞菜、大白菜专用肥 5入少量提苗肥,可促进幼苗生长
2、时起,必须每 710 酸二氢钾、连喷 35 次,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株往下滴为宜,提高叶片的营养水平。 三、淋水保湿润。 在大白菜生长期间,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切忌时多时少,时干时湿,以防止大白菜的叶片卷曲萎蔫,天气干旱时,除早晚各淋一次清水、每次每株淋 公斤外,还要用麦草或其它杂草将白菜覆盖住,草厚 35 厘米,以减少水分损失,保持土壤湿润,保证水分供应。 四、防治病虫。
2、月日以后直播,之前可用营养土块(钵)育苗,然后移栽。 直播时为节省种子,以穴播为好,株距为厘米,行距为厘米,每亩种株,每亩用种量为克,播后覆盖厘米厚的细土,并搂平压实。 五、田间管理:间苗、定苗:在片叶期进行第一次间苗,片叶期定苗。 间苗、定苗时尽量不要伤根,以防根系发生软腐病,每亩保苗株。 肥水管理:夏季温度高,土壤水分蒸发快,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严防土壤干湿不均。 在高温
2、5%,单球重 斤,净菜率 中晚熟一代杂交种,生长期 70 天左右,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品质:粗纤维 可溶性糖 粗蛋白质 产量表现:1994参加山东省大白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 7607 公斤,比对照品种鲁白 10 号减产 199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净菜 7734 公斤,比鲁白 10 号增产 1996参加北京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4330 公斤,比对照品种北京小杂 60 增产
2、长期短。 产量表现:2000 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双冠毛菜亩产为 989公斤,净菜亩产为 655 公斤,极显著低于对照小杂 50;2001 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双冠毛菜产量为 3974 公斤,净菜产量为 3004 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小杂 50;2001 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双冠平均毛菜亩产 4876 公斤,比对照增产 平均净菜亩产
2、开沟或挖穴后浇足底水播种,播后盖 1 厘米厚细土。 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确保出苗齐、全、壮。 肥水早促齐苗后至 3 叶期多次间苗,4 叶期按规格定苗,每亩定苗40004500 株。 分次追肥。 间苗和定苗后分别每亩追施稀薄人畜粪水 1000 公斤;莲座末期和结球初期分别每亩施尿素 20 公斤。 肥料施在行中间,施肥后中耕除草,适当培土壅根。 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应小水勤浇
2、病和软腐病,抗干旱,耐涝,耐热。 产量表现:1998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 4376 公斤,比对照品种早心白增产 1999河北省生产试验,1999 年平均亩产净菜 4114 公斤,比早心白增产 2000 年平均亩产净菜 4794 公斤,比冀白菜六号增产 1998参加山东省早熟秋白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 4452 公斤,比对照品种鲁白 14 号增产 2000 年生产试验
2、。 其间很多菜农朋友反映蔬菜病虫的危害情况以及防治上出现的问题,现集中起来做一答复,供大家参考。 1大白菜病害危害加重。 10 月 8 日阜城县一菜农反映他种的大白菜发生病情,表现为根部烂,有臭味,田间病株为隔几株有几棵发病,发病株率偏高。 诊断是发生了软腐病。 软腐病发病部位主要在叶柄茎或叶柄处溃烂,流出有臭味的灰褐色粘稠物。 软腐病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发生,目前正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