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4(大豆) 一、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1998 年育成。 原代号遗 75亲本是:铁丰 18 号7913001 年通过北京市审定。 二、特征特性夏播大豆品种,生育期 105 天。 有限结荚习性,叶形椭圆,白花,灰毛,褐色荚。 株高 米,结荚高度 15 厘米,主茎节数 ,有效分枝数 ,单株粒数 ,百粒重 23 克。 籽粒圆形,黄色,褐脐。 抗倒,抗虫、抗病较好。
2、/亩、克/亩,比对照冀豆 6 号增产 达极显著水平 1991 年参加河北省生产示范,平均亩产 克,比对照冀豆 6 号增产 居首位。 19941996 年在山东省德州地区种植,一般亩产 200250 千克,大田种植最高产量达 克/亩。 大田种植表现抗病(抗花叶病毒病、孢囊线虫病)、抗倒、抗旱耐涝。 冀豆 10 号适应性广,目前已推广面积达 125 万亩,增产大豆 3125 万千克,创经济效益
2、收获,如果加强管理、增加投入,产量会更高。 大豆一直被视为低产作物,化诱 5 号为何能改写其历史呢。 王玉岭主任如数家珍地道出了化诱 5 号的脾气秉性:粒大。 一般大豆品种的百粒重是 1819 克,而化诱 5 号品种的百粒重为 28 克左右,在肥水条件好的地块,该品种的百粒重能达到 30 多克,属特大粒品种。 高产。 在两年(20032004
2、趋势,但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合理安排品种熟期,杜绝越区种植现象发生,否则秋收时种子含水量偏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搞好播前种子处理一是播前晒种。 晒种一般能使发芽率提高 13%左右,提早出苗 23 天。 二是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 温度低或遇干旱时,种子在土壤中萌发时间长,易遭受病虫害,可用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 1751100 防治。 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种子量 50%多福合剂或种子量
2、营养丰富的家常菜。 2、十月青。 该品种是由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筛选出的迟熟绿种皮秋毛豆新品种。 植株高度 95 厘米,有效分枝 ,有限结荚习性,秆粗茎韧,株型紧凑,结荚高度 25 厘米,主茎 23 个节,叶椭圆形,叶长宽为 16 厘米10 厘米,叶色深绿,紫花,灰白茸毛。 百荚鲜重 282 克,百粒鲜重 85 克,百粒干重 40 克,荚皮薄,剥鲜豆率 籽粒种皮绿色,脐浅褐色
2、土壤肥沃疏松,不易板结,团粒结构好的微酸性壤土。 3田块要求:栽培田块近 34 年未种竹荪,且上年上游几丘未种竹荪的田块。 二、整畦播种前 715 天除杂苹,弃杂物,犁地翻土,晒白数日后整畦,畦床上宽 30 厘米,底宽 70 厘米,高4550 厘米,沟宽 2530 厘米,长视田块而定。 三、培养料准备谷壳准备可常年进行,采用 100谷壳栽培,播种时用水将谷壳浸湿、浸透,含水量可达65一 75
豆的结荚习性可分为无限、有限和亚有限 3 种。 老赵所在的驻马店,属于长江流域春夏大豆区,夏作 120150 天,本地区应选择栽种以有限结荚性的品种为主,也有可能选了无限结荚性品种,那样就会出现上述现象。 所以在品种的选择上要注意,尤其是在土壤肥力较高、雨量充配地区,适宜栽种有限结荚性品种。 在偏施和多施尿素的问题。 而大豆对于氮磷钾营养的需求是全面的。 尤其高产高效生产中
2、基肥施用。 基肥和种肥 1、基肥。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混施磷、钾肥。 一般亩施农家肥 20担,尿素 斤,过磷酸钙 2025 公斤,与堆肥堆沤约半月,播种时加入草木灰 23 担,充分拌匀,开沟条施或穴施。 2、种肥。 种肥在未施基肥或基肥数量较少条件下施用。 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 1015 公斤和硝酸铵 35 公斤,或磷酸铵 5 公斤左右。 施肥深度 810 厘米,距离种子 68 厘米为好。
2、川县大豆蚜虫一年发生 10 代左右,以卵在鼠李枝条上越冬。 第二年春季:平均温度高于 10 度以上时,有翅孤雌蚜,开始迁飞大豆田为害幼苗,6 月下旬7 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7 月下旬出现淡黄色小型大豆蚜,蚜量开始减少,8 月下旬9 月上旬气温下降,大豆蚜进入后期繁殖阶段。 6 月下旬7月上旬平均气温达到 25,相对湿度低于 70%,有利蚜虫大发生。 防治措施当大豆蚜虫点片发生,田间有
2、地块,在播后苗前亩用 50%乙草胺乳油 100毫升+24%乙氧氟草醚(二苯醚类除草剂)乳油 1015 毫升喷施土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沙质土、低洼地、水分足用低剂量,反之用高剂量。 同时提醒大家对药害问题的认识,大豆幼苗期遇低温、高湿、田间长期积水或药量过大,易受药害,症状为叶片皱缩,但大豆长出 3 片复叶、温度升高后可以恢复正常生长,一般对产量不构成影响。 二、草幼苗期时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