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
2、栽品种有合丰 42、红丰 11、9704、黑河 25 等。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净度达 98以上,发芽率 95以上,选用大豆种衣剂包衣。 施肥:有条件的地方亩施优质农肥 1000 公斤基础上,化肥亩用二铵 15 公斤,尿素 75 公斤,钾肥 5 公斤。 三、播种方法、播期及密度采用依兰产机械 2精点播种机,由小四轮拖拉机悬挂作业,作业幅 130上播 6 行,双条宽 12垄距 22大垄距
2、重要因素之一。 种子萌发过程的最适温度,就是酶活性最强的温度。 大豆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2532,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大豆发芽。 氧气:从种子萌发到幼苗生长,生命活动极为活跃,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供给,以促进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促进物质代谢过程。 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大豆栽培中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 当前大豆的种植密度偏低,缺苗断垄现象严重。 构成大豆的产量主要有四个因素,“单位面积株数,每株荚数
2、 千克。 灰斑病不仅使受害子粒变小,影响产量,子粒病斑还影响外观,发芽率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 含油量降低 使商品大豆等降价,限制出口。 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子叶、茎、荚和种子。 植株和部分豆荚被感染后,均形成病斑,成株叶片病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部分呈灰褐色,也有灰色或赤褐色,病斑周围暗褐色,与健全组织分界明显。 茎秆上病斑为圆形成纺锤形,灰色,边缘黑褐色。 豆荚上
2、体背两侧出现深绿长斑。 若螨足 4 对,淡绿至浅橙黄色,体背出现刚毛。 二、生活习性。 大豆红蜘蛛以受精的雌成虫在土缝、杂草根部、大豆植株残体上越冬。 次年 4 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先在小蓟、小旋花、蒲公英、车前等杂草上繁殖为害,6转到大豆上为害,7 月中下旬到 8 月初随着气温增高繁殖加快,迅速蔓延;8 月中旬后逐渐减少,到 9 月份随着气温下降,开始转移到越冬场所,10 月份开始越冬。
2、(1)土壤接种法从着瘤好的大豆高产田取表层土壤拌在大豆种子上,每 10 千克种子拌原土 1 千克。 土壤接种法不如根瘤菌剂接种的效果好,因为根瘤菌剂是经过分离培养筛选出的最有效菌株所制成,当然比天然混杂的根瘤菌强得多。 (2)根瘤菌剂接种根瘤菌剂是工厂生产的细菌肥料,包装上注明有效期和使用说明。 大豆根瘤菌剂使用方法简单,不污染环境。 每公顷用根瘤菌剂 克拌种,纯增收入 150 元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大豆粉制含糖炼乳用大豆粉为原料制造含糖炼乳,也属于一项综合利用大豆的技术。 原料配方全脂大豆粉或者脱脂大豆粉均可以作为制造含糖炼乳的原料,也无须除去豆渣之类杂质。 特别是利用脱脂大豆粉作为原料,既完全保留有大豆的营养成分,又具有综合利用大豆的较高经济效益。 所使用的添加剂有聚磷酸盐或者磷酸盐、碳酸氢钠、香兰素等食品用添加剂;可以采用的磷酸盐有六偏磷酸盐、焦磷酸盐
2、外追肥),酸溶液在大豆开花前喷洒,每 667 平方米喷施 40克液。 二、大豆霜霉病的防治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 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 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 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 每年 6 月中下旬开始发病
2、作大豆田发病重。 偏酸或中性土壤适于线虫生育。 砂质土壤、瘠薄地块利于线虫病发三、综合防治措施1、轮作:与非寄主植物进行 3年以上轮作。 耕可减少病源传播,从而减轻发病。 3、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线虫病品种。 同一地区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抗病品种。 4、药剂防治(1)拌种:用种子重量 线威颗粒剂,对过筛湿润细土 100种后可直接播种。 (2)土壤处理:要求将药剂施于表层 20厘米的土壤中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土壤选择。 大豆根系发达,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排灌条件、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种植。 2、适时播种。 采用小拱棚栽培的,一般 2 月上旬育苗,苗龄 25 天左右,3 月上旬定植于小拱棚,5 月上旬收获;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的 3 月中下旬播种,6 月中旬收获,4 月上中旬开始可直播,每穴 2。 3、合理密植。 采用小畦窄行种植方式,畦宽连沟 80 公分,双行穴播行距 40 厘米,穴距
1、下正是春大豆和春玉米的播种时节。 省农业厅有关专家提醒,春大豆和春玉米的播种期时间跨度长,天气变化快,播种条件千差万别,不宜盲目提前播种。 适期播种在 3 月底至 5 月中旬专家介绍,常规栽培下,我省春大豆和春玉米始播期在 3 月底 4 月初,即清明前后开始,一直到 5 月中旬左右。 不同地区播种期有差异,浙南可比浙北早播7 至 10 天左右,平原地区比高海拔山区早 10 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