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2、胞覆剂拌种:每亩用精选种籽 1012 公斤,经播前处理后,斤(23 袋)拌种:将大麦种放入容器或塑料袋内,倒入液剂并充分搅拌,然后边拌边撒入粉剂,使种子表面均匀粘附粉剂后即可播种。 应现拌现播,严禁拌种后隔夜播种。 四、合理密植,提高播种质量,分墒条播,均匀盖土,保证基本苗 2025 万,有效穗 3540 万,穗实粒 3040 粒,千粒重 3640 克较为理想。 五、科学施肥
2、土传病力强。 病土距种子 10 厘米以内发病率高,距种子 30 厘米也能染病。 田间感染主要在出苗后 1 个月,3 月中旬病株显症。 大麦苗期 10 厘米表土土温高于 始发病,土温低于 不发病。 品种抗病性有差异;多棱大麦发病轻,二棱大麦、早播及连作地发病重。 3、防治方法: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如浙农 7 号、驻大麦 3 号、沪麦 16、雨麦 2 号。 实行 4 年以上大面积轮作
2、弹性强,半矮秆耐肥抗倒;穗长中等,长纺锤形,长芒;着粒密度中等,籽粒短圆,壳薄,粒重中等;株型紧凑,生长清秀,青秆黄熟;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经抗病性鉴定,“浙皮 6 号”表现高抗黄花叶病(株发病率 、中抗赤霉病(病情指数 、中抗白粉病(叶发病率。 在生产示范试验中,该品种还表现出较抗网斑病,抗倒性较强,耐湿性较好。 浙江省大麦区域试验结果,“浙皮 6 号”,比对照早熟品种浙农大 3
2、抽出,闭颖授粉,穗长方形,穗脖短,成熟时穗本身稍弯曲或半弯曲,穗层整齐,穗长 大穗、疏穗型,为二棱有侧小穗,穗粒数 2526 粒,一般密度下单株有效穗 34 个,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哈林顿大麦属长芒型,齿芒,芒黄色,粒色淡黄。 皮薄有光泽,皮壳率 籽粒椭圆形,饱满粉质,千粒重 林顿大麦具有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迅速的特点,也就是幼穗分化期长,籽粒灌浆期短而快,产量构成因素均衡协调发展。
号(大麦) 选育单位:浙江农业大学。 审定增况:1987 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8 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1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登记号:990。 品种来源:7664777620。 特征特性:春性二棱皮大麦。 苗直立,叶片较挺,叶色深。 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株高 85 一 90 厘米,穗形较大,千粒重 39 克,籽粒含粗蛋白11115
1、8(大麦) 浙原 18 是浙江省农科院用朝日 19/材料,当年秋播前用伽玛射线辐射杂交干种子,经五年系谱法选育而获得的饲料大麦新品种。 特征特性该品种 19911994 年参加绍兴市大麦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均名列前茅,其中两年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 克和 克,分别比对照品种浙农大 3 号增产 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克,比对照浙农大3 号增产 19911994
号 (1)品种来源:系雅安地区农科所 87 年用 工杂交,经六代选育于 93 年育成的啤酒大麦品种。 (2)特征特性:春性,早熟,二棱皮大麦,丰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全生育期 179 天、幼苗直立,叶色深绿,长势及分蘖力强;株高968型紧凑,穗层整齐,成穗率高,籽粒饱满,熟相好,粗蛋白含量968;耐寒,抗倒,高抗条、叶锈,中抗白粉和赤霉病。 (3)产量表现
号(大麦)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情况: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1 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3 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995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登记号:994。 品种来源:766869/76 一庐一 186。 特征特性:春性二棱长芒大麦。 幼苗直立,苗期叶色淡绿,拔节后转深绿色,茎节处呈淡红色。 株高
2、着粒密度中等,籽粒短圆,壳薄,粒重中等;株型紧凑,生长清秀,青秆黄熟;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经抗病性鉴定,“浙皮 6 号”表现高抗黄花叶病(株发病率 、中抗赤霉病(病情指数 、中抗白粉病(叶发病率。 在生产示范试验中,该品种还表现出较抗网斑病,抗倒性较强,耐湿性较好。 浙江省大麦区域试验结果,“浙皮 6 号”,比对照早熟品种浙农大 3 号还短 ,株高 米,每亩有效穗 ,每穗总粒数
2、高产田块可达 350 千克左右,增产效果显著。 “浙皮 6 号”籽粒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高,生产大麦型配合饲料的优质原料。 籽粒蛋白质含量 赖氨酸含量 粗纤维含量 符合优质饲料专用大麦品质标准。 经大麦型配合饲料试产,“浙皮 6 号”生产的大麦配合饲料品质上佳,饲喂瘦肉率高,生产成本比玉米型饲料低 10%左右。 “浙皮 6 号”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在浙江省及周边省份同类适应地区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