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你是怎样想的。 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问题二: 65元钱可以买多少块蛋糕。 还剩多少钱。 小组讨论交流:怎样列式计算。 算得对不对呢。 你怎样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验算的呢。 交流验算方法。 三、精讲点拨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用商和除数相乘,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如果结果等于被除数,说明计算正确。 四、能力提升 课本第
样 长。 ( ) 3 、 所 有 真分 数 的 倒 数 大 于 1 , 所 有 假 分 数的 倒 数 小 于 1. ( ) 4 、 8 米的 1/4 和 4 米的 1/2 同 样 长。 ( ) 5 一个长方体其长不变,宽变为原来的 2 倍,高变为原来的 3 倍,则其表面积和体积都变为原来的 6 倍。 ( ) 三、 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10 分)。 将一个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截成棱长为
学生说说把草莓分在 2 个盘里,可以怎样放。 (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演示。 ( 3)根据演示的情况,让学生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 ( 4)鼓励学生说说有没有其它的分法,表扬按顺序说的小朋友,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的。 完成第 2 题。 ( 1)课件出示第 2 题图。 (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风筝后面的每一节都要合成 7) (
有很多有心的孩子。 2.放照片(课件):这是谁。 你在哪儿认字。 (后面的 学生自动站起来说) (三)我知道,你们也是有心的孩子。 你在学校外面是怎样识字的。 (师简单概括学生的识字方法) 插评:无论是观看场景还是观看学生生活照片,都注意取材的真实性。 贴近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虽不能真的置身于场景之中,但却能感受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 【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看图认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计算,并填写下表。 三角形 名称 3 个内角的度数 3 个内角度数的和 ① ② ③ ( 2)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的操作会有误差,因此有的学生计算出的内角的和可能不是 180 ,但一定会接近 180。 ( 3)回顾交流。 提问: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计算出三角形的 3个内角的和是 180 ,有些同学计算出的三角形的 3个内角的和不是 180 ,这是为什么呢。
子分成了 1 个红色的和 9 个没有涂色的,那么也就是 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 ( 4)看到这个,你马上想到了什么。 ( 5)齐读 10 的组成。 ( 6)让学生涂色,要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串已经涂了一 个红色,思考第二串应该涂几个红色。 第三、第四、第五串又应该涂几个红色。 应该从哪边涂起。 然后独立有序的涂色,并且按照涂色的结果依次填写 10 的组成,再联想相应的另一种说法,完整地认识 10
. the other C. each D. each other Ⅱ .情景交际。 (5 分 ) 从Ⅱ栏中找出Ⅰ栏各句的应答语,有两项多余的选项。 Ⅰ Ⅱ ( )11. 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 A. I’m 14. ( )12. Do you want a pen pal? B. Yes, I do. ( )13.
⑥ 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 如何做一名中外文化交往的使者。 答: ① 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开放的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② 不失 去自身文化的独特性,对外来文化,不照搬照抄,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善于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 处。 ③ 宣传、弘扬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 第六课时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时空 网络交往的特点:无限性、两面性、先进性、危险性。
法。 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想一想,这几种办法摆放后,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再添加一个正方体摆放时有什么规律。 指出: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与原来的某一个正方体对齐着放一个都可以。 ⑸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 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 小结: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状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观察不同的形状,却是可能相同的。 ⒉教学试一试: 先还原成以上形状
( 2)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列式解答。 师板书。 ( 3)提问:要求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你能将上题的线段图改一改吗。 师板书。 追问:什么变了。 什么不变。 数量关系变了吗。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3页“练习四”第 7题。 提问:从问题想起,要求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缺少什么条件。 出示两幅情境图,让学生讨论: ①你能看懂两幅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