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会读这个算式。 这个算式好象和我们以前学的有点不一样,谁来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 说明: 对了,象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 这个连加算中的 2 表示什么。 3 呢。 1呢。 2+3+1 表示把几个数合起来。 哪三个数。 引导学生口述: 2+3+1 表示把 1 三个数合起来的意思。 (指名说、小组互说) 那么这个算式怎么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是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如果老师反过来,知道了总共有 8 个小朋友,在水中游泳的有 5 个,求在岸边的有几个, 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为什么。 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板书: 83=5 如果知道了总共有 8 个小朋友,在岸边的有 3个,求在水中游泳的有几个,你会求吗。 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板书: 85=3 ( 7)仔细观察四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两个算式和得数。 ( 5)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 ( 6)教师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掉小数,让学生说出得数。 完成第 3 题。 ( 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时间 2- 3 分钟。 ( 2)反馈了解完成了几题,有没有全 部做对,错了几道题。 ( 3)和学生一起分析错例。 完成第 4 题。 ( 1)课件出示第 4 题,学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 ( 2)学生独立连一连。 ( 3)汇报交流
没有小朋友了。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 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 ( 3)教学有 0 的减法的含义。 小朋友,原来有 3 个人,后来 3 个都走了,没有小朋友了,象这样从 3 个中去掉 3 个,我们就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教师板书: 3- 3 最后剩下几个小朋友。 得数是几。 齐读这个加法算式。 这个算式就表示从 3 中去掉 3,就是没有的意思。 (让学生复述几遍)。 教学例 2。 (
越高,看到的桃子越()。 二、尝试练习 画出夜晚路灯下秆子的影子。 思考:同样高的杆子离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 )。 三、巩固练习 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 ( 1)客车行驶到某位置 1 时,司机能看到建筑物 B,如果继续 校对 启发学生将眼睛抽象成数学中的“点”,将视线抽象为数学中的“线”,要鼓励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实际动手画一画,画出草图。 在此过程中
三角形的面积吗。 (练习二十第 3 题 ) 动手操作:画出已知底的高。 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其余学生作点评。 教师在以上图形中填入底和高的数据,学 生口答三角形面积。 2.教材第 93 页练习二十第 4 题。 (1)引导分析:要求种这片草坪需要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 (2)学生讨论后交流。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相互订正。 2.教材第 93 页练习二十第 6 题。 (1)组织学生读题
猜谜语并简单阐述理由 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并板书) 课题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生 阅读课本指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 药品和反应原理 (板书) 一、 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 CaCO3+2HCl=CaCl2+CO↑ +H2O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过渡)我们已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原理
1 厘米,体会它的长度;联想长大约 1 厘米的物体,把 1 厘米的长度保存在记忆中。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反复感受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并逐步深入,初步形成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在直尺上看 2 厘米和 5 厘米的长度,能增强 1 厘米的观念,也为量长度和画线段作准备。 因为 2 厘米(或 5 厘米)是 2 个(或 5 个) 1 厘米连起来的长度,量物体的长是看这个长度里面有几个 1 厘米
)针:引导:你的钟面上有几根针。 (说明有的闹钟有 4 根针)老师的钟上有几根针。 (隐去秒针) 这根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走的。 小手比画一下。 说明:其实屏幕上这两根针也是按同样的方向走,只是它们走得慢一些,看上去好象不在动。 引导:比较一下这两根针。 在同一个钟面上长的针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谁来指一指这钟面上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同桌互指一下) ( 3)大格子 ( 4)小格子 (二)认整时
与合的规律) 所以我们做减法的时候,首先要想到减数与哪一个数合起来后是被减数,那这个数就是所求的数。 二、进行练习 每两个人一组,从众多的数字卡片抽出一张卡片,由一个同学持着,另一个同学找出两张卡片,使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与这张卡片上的数相等,并根据这三张卡片写出 4 个算式。 例如抽的是: 2三张卡片,怎么写算式。 继续做游戏 ,写算式,看谁算得快写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