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一眼 一心一意 一张一弛 一来一去 一收一放 ()如():如痴如醉 如火如荼 如诗如画 如泣如诉 :一叶知秋 苍松翠柏 枝繁叶茂 野草闲花、金枝玉叶、绿叶成荫 四 .按要求写句子。 “鸟”的诗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唐 •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唐 •柳宗元《江雪》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懂得生命真谛
数(标在上方) 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标在下方) 列出比例式(上下或左右),并求解 简明地写出答案 2 2 32 2 18 若 4g 2H2 + O2 == 2H2O 点燃 质量比 ∶ ∶ 4 32 36 ∶ ∶ () g () g () g () g 18g [巩固练习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可制得生石灰 (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 10 t 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 ?
位置 例 3 描述行走的路线 从方向与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要联系已有的认识方向的经验,教学一些新的方向词语;还要应用量角和画角、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 由于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但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有利于发
示题目,说说已经填了哪几个数,还有哪几个数没填。 学生在书上□里填数,填好后组织反馈。 按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读一遍。 回答比 8 小的有哪几个。 比 7 大的有哪几个。 体会直线上的数,越往左越小,越往右越大。 “想想做做”第 5 题。 让学生观察尺上的数,说说哪些数是今天认识的。 说说 5 离 8 近些还是离 1 近一些。 回答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再让其他同学说说有没有道理。 3
回顾 回顾 10 以内的数,着重在 6— 10 的数。 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完成第 1 题。 二、进行练习 第 2 题: 学生独立填数。 填好后,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提问:比 6 大的数有哪些
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 4 个正好同样多; 4和 4相等„„ ) 提问: 4和 4相等,我们可以在 4 和 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 讨论交流,说明:像“ =”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 4=4读作: 4等于 4。 (板书 ) 学生齐读,观察“ =”号的写法。 (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 学生操作
顺序从前往后顺数一便,再倒数一遍。 二、进行练习 第 1 题: 让学生独立填写。 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让学生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读一读,体会这些数的顺序。 根据其中的某个数,摆出学具来表示,加深对数的基本含义的理解。 第 2 题: 谈话:我们用你学过的知识帮这些小动物好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它们的得数 都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来的 1 人和排队来的 5人合起来,也可以把排队来的 5 人和推车来的 1人合起来。 列出的算式可以是 1= 5= 6,也可以是 5+ 1= 6。 教学“试一试”。 ( 1)出示辣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左边有 3 个青辣椒,右边有 4 个红辣椒。 ( 2)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
线。 学生举例。 (6)用直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教师示范:先点一个端点,再沿着直尺的一边画射线。 学生练习画一条射线。 提问:谁能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 ? 3.认识直线。 (1)(先出示一条画好的线段 )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板书:直线 ) (2)把直线和射线、线段比一比,直线有哪些特点 ?(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 (3)用直尺或三角板可以画直线
106= ( 6)算一算: 6加 4等于几。 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 6 加 4 等于几呢。 同样, 4 加 6 等于几呢。 你是怎么想的。 ( 7) 10 减 4 等于几呢。 你是怎么想的。 同样, 10 减 6 等于几呢。 ( 8)齐读四道算式。 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抛花片,正面的有几个。 反面的有几个。 可以列出几个算式。 2)让学生小组合作,抛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