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 4= 11 ( 4)小结:像计算 9+ 5 这样的题目时,得数超过 10,我们可以用“凑十法”凑满 10 后再算。 像第二幅图,在用加法算一共有多少个时,我们可以交换一下位置,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加法表 ( 1)课件出示加法表图。 ( 2)竖着读一读第一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斜着看呢。 ( 3)小组讨论、找
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 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 =”,再在“ =”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 =”,在下一行写“ =”,并在“ =”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师
是哪个手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刚和小芳。 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 观察小刚和小芳的桌上放的是什么物品。 (练习本和数学书) 是怎样放的。 (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 ) 3 ( 1)四个小朋友坐的位置:(指名汇报交流) 小明在小红的左面,小红在小明的右面; 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 2)国旗和黑板的位置:国旗在黑板的上面
每一步列式表示的是什么。 这两道算式我们都先求的是什么。 (一支钢笔的价钱) 明确: 40247。 5表示一支钢笔的价钱。 12 是一个订书机的价钱,相加表示一共应付的价钱。 那么我们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呢。 互相说一说。 指名回答。 (先求一支钢笔的价钱,先算算式 40247。 5)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40247。 5+12 12+40247。 5
追问:每本笔记本是 5元, 30元可以买几本。 30247。 5=6(本) 提问:刚才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 50- 20247。 5。 ( 2)学习算理。 引导:“ 50- 20247。 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使这道算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关的是: 《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所产生的影响: ( 1) 对中国的影响: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加深;列强侵略进入新阶段,列强加大了资本输出的力度,掀起瓜分狂潮;客观上刺激了中国人民探索抗争运动(资产阶级发动改良运动,革命派发动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农民掀起义和团运动) ( 2)对日本的影响:战争使日本得到了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但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的一半,再除以 50,商是多少。 60与 40的和,被它们的差除,结果是多少。 六、 解决问题 东东看一本 98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25页,第二天看的是第一天的 2倍。 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学校买来 20套课桌椅,共用去 1040元。 已知椅子每把 12元,桌子每张多少元。 图书馆有科技书 300 本,文艺书的本数比科技书多 150本。 连环画的本数是科技书与文艺书总和 2倍
( 6,因为四六二十四; 3,因为三八二十四) 引导:根据 6去找 4,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 4吗。 怎么找。 根据 3去找 8,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 8吗。 (不能)那么,这 3张牌应该怎样才能得到 24。 学生思考后得出: 7- 3=4,4 6=24。 ( 2)课件出示 3张牌: 9。 学生互相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这里有 8,如果去找 3,行吗。 (不行)那该怎么办。 提示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学生的 错例适当追问。 40页“练习五”第 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指名汇报答案,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三、综合练习 40页“练习五”第 6题。 ( 1)先让学生与同桌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 2)比一比每组题目的运算顺序和得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 3)小结
到原来的 2 倍,就是把图形按 2: 1 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 1: 2 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三、变式拓展,自主建构。 教学例 2 2,让学生读题 ( 1)提问:按 3: 1 放大是什么意思。 放大后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