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苗
插秧方法对 稻苗返青快
2、制在 25,3 叶 1 心时控制在 20,见绿开始放风,后期加大通风量;二是水分管理,一般不缺水不浇,浇就浇透;三是养分管理,当 后,有可能有脱肥现象,立即追肥,叶喷生物菌,或每平方米追尿素 3040 克,同时喷施 30 克过石和 30 克硫酸锌,喷后立即冲洗,以免受肥害,当秧苗叶色转深,并生出新根时,带蘖下田,及时移栽。 3、边起边插秧,提高质量。 起秧时少伤根,或不伤根
新技术预防稻苗立枯病
2、处生有霉层,茎基软腐,易折断。 在苗床上呈簇形的点状发生,此即是真菌性立枯病的初期症状,防治晚了,很快会蔓延整个苗床。 在稻苗 3 叶期前后,观察稻苗叶尖不吐水,没有水珠,在天气骤晴时,稻苗迅速表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处“打绺”,苗色变青绿、萎蔫,此即是生理性青枯病的初期和中期症状。 在苗床上呈连片状发病,但不传染蔓延。 对凡有上述初期发病症状的,均应立即采取第二次预防措施,控制发病。
水稻稻苗疫病
1、状主要在早、中稻秧苗和早稻大田前期发生,长江流域发生多。 为害秧苗叶片。 叶上初生黄白色小圆斑,后扩展成灰绿色水渍状不规则条斑,害扩展后病斑融合使叶片纵卷或折倒。 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白色稀疏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 病斑渐褐变、中央灰褐色,白色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常造成稻苗中、下叶片局部枯死,严重时整叶或整株死亡。 病原 鞭毛菌亚门真菌。 孢囊梗 2自寄主气孔伸出,束生或单生,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