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
两秤示数相同则可同时使用,否则调换弹簧秤 二 ( 3 分) 安装与实验 实验装置 ( 1 分) 按实验要求将实验装置安装好 操作要求 ( 1 分) 实验时将弹簧秤的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用弹簧秤拉橡皮条时,拉力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且弹簧秤、橡皮条、细 绳套位于和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记录数据 ( 1 分) 正确记录了所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 ( 4 分) 作图与分析 比例标度 ( 1 分)
(1)一个已知力可以分解为多少对分力 ? 提示 :如果没有限制 ,同一个力可分解为 无数对大小和方向都不同的分力 (如图 所示 ). (2)已知合力 F和一个分力 F1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分解有惟一的解吗。 提示: 当合力 F和一个分力 F1确定之后, 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一条 邻边的方向、长度也确定,那么,所对 应的平行四边形就是惟一的,因此,力 的分解有惟一的解 . (3)若知道合力
者不一定同时发生,但两者必居其一,物体受到平衡力,运动状态不改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一物体对其它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一定受到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施力物体同是也是受力物体 ,所以 C、 D 两项正确。 【 规律总结 】 本节研究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利用等效替代的科学思维方法,并结合力的图示法来研究分力和合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寻找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通过实 验探究
关系。 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 力是可以等效的。 思考 力的图示 力的等效 首页 寻找等效力 力的替代 力的替代 : 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就叫做那另外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另外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H01311
投影仪;教学课件;刻度尺 ( 2)学生的学具:分组用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和媒体运用 提问引入: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有哪些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出一个力。 这两种表示 方法有何不同。 (画图说明) 回 答: 力的三 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能更准确的表示出力;画力的图示前必须要选标度 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初中已学过
作用点 大小、 方向 小练习 用扳手拧螺母 , 手握在把的 A点或B点 , 哪点省力。 A点省力。 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图示 • 力的示意图 F 1N 力的图示 F=3N F 例题 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 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请画出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5牛顿的力拉小车时的拉力。 10N G T 力的等效、力的替代
“ F ” 或 “ F ′” ) 是两个分力 F1与 F2用平行四边形画出的对角线的值; (2) 本实验中,假如力 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为了使橡皮条仍伸长到 O 点,对力 F2来说,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2 解析 通过实验探究,会发现两个力的合力不一定比每个分力大,随着它们夹角的增大,合力逐渐变小,合力最大为两个力同方向时两力大小之和
催化剂 加热 2SO3 2mol SO2 1mol O2 开始 SO2 a% O2 b% SO3 c% 平衡状态 若起始: 4mol 2mol 0 2mol SO2 1mol O2 2mol SO2 1mol O2 SO2 a% O2 b% SO3 c% ( 3)恒温恒容下, SO2 a% O2 b% SO3 c% SO2 a% O2 b% SO3 c% 加压 SO2 a% O2 b% SO3
案设计: 明确实验目的 研究合力是否为互成角度的两个分力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 对角线 实验原理 用橡皮筋的形变效果来找两个力的合力 如何保证分力与合力的作用效果相 同。 ...... ( 保持橡皮筋 的形变相同,固定起点,关键记录号终点 ) 寻找等效力 : 方案设计: 力的大小,方向的确定。 .....( 如选用橡皮筋,则力的大小可以直接从测 力计中读出,方向沿着拉伸的方向 ) 5:
2 ∶ 3 ,故互为等效平衡. ③ 中 a 、 b 、 c 三者关系满足:c2 2 + ac2 1 + b=23,即与 ①② 平衡等效. (3)恒温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反应 判断方法:无论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只要极值等比即等效,因为压强改变对该类反应的化学平衡无影响. 实例 例如: H2(g)+ I2(g) 2HI(g) ① 1 mol 1 mol 0 mol ② 2 mo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