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
:录音机、磁带、彩带,秧歌舞碟 十、活动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音乐问好 [教案库 二、导入部分 谈话: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春节到来时人们都用哪些形式来庆祝呢。 (唱歌、跳舞、扭秧歌、敲锣打鼓放鞭炮、观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 欣赏秧歌舞《拥军秧歌》 师:谁知道刚才老师跳的是什么舞步。 (秧歌步已学过) 学跳秧歌舞( 1)教师示范秧歌步,学生模仿练习 (
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 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 相关挂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们测量过体重吗。 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 (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
字的方法又快又方便。 (3)第二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问:全部记清的同学举手。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产生了困难,因此顾此失彼。 ) 讨论:怎样记录才能又快又准确呢。 强调说明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汇报后,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2、学会制作统计图。 (1)分组讨论: 如果用每个 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 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 (二)初步认识“找次品”基本原理。 ,提出问题:这里有 3 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 3 粒,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师:对,我们可以用天平来帮忙找出次品。 示。 师据生回答板: 3( 1, 1, 1) 1 次 (三)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方法。 1 .老师又拿来了两盒口香糖,和前面的三盒混在一起,你还能用天平将那盒少了两粒的口香糖找出来吗。 小组讨论:(
朋友,看,他是谁。 (放牛娃)小小放牛娃也有 一个美好的愿望想要用歌声告诉大家,仔细听。 (点击幻灯片 2:放牛娃图片 , 播放歌曲) 三. 唱唱跳跳 —— 表现音乐 1. 师: 放牛娃的愿望是 什么。 你们听出来了吗。 (宇航员 )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思。 ( 2)“ 灞 桥”指有扶手的石板桥。 再次欣赏歌曲 可 跟随录音小声的唱歌曲 (课件出示歌谱) ( 1)、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的记号,你找到了 吗。 A、歌曲开始有一个 mp,要用中弱的力度以叙事性的口吻来演唱;后面有三个渐强渐 弱 和 f 记号,要引导学生表现出来。 B、四个“响叮当”下面都有 跳 音记号,要怎样唱。 (短促跳跃,力度作渐强,表现驴儿由远而近的清脆的铃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小组内交流,教师指派展示,由对抗组同学对展示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为什么要减去 8。 教师评价展示交流情况,然后总结答题方法。 教学预设: 重叠的部分表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 减去 8 的原因是这 8 名学生重复参加了比赛。 学生整理自己的答案。 当堂检测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不仅帮五一班同学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还从中学到了知识,真棒。
我们歌曲中吧。 汇报表演,及时评价。 分两组演唱,一组一段,最后一段合唱。 (唱完两段之后师点评再接唱第三段。 ) ( 设计意图 :二年级学生的表现欲已经很强,稍加启发便能迸发出灿烂的创造的火花,此时此刻,孩子们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是创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刻) 四、教师小结 老 师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刻 ,让 我们再次唱起《法国号》 ,跳起 优美的 华尔兹结束今天的课 吧。
是,气球不能吹得过大,爆了就不好了) 一起用这样的方法再说几次。 :( CF) 师:我看得出来,同学们一点都不喜欢这寒冷的天气,但是老师想偷偷地告诉你们一个 秘密:仙女山下雪了,你们喜欢这样冬天吗。 生:喜欢 老师想用一条弦律来表达对雪的喜爱。 4/4 3 3 3 23 | 05 61 3 5 | 2 3. 3 | 啦 (三)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唱得真是太美了,今天
三、 教学 重 难点 : 重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难点:学习 F 调音阶并吹奏歌曲 四、 教学 准备 : 钢琴 、多媒体课件 、口风琴 五、教学过程 : 听音乐进教室(播放斯克斯版铃 儿响叮当,让学生一进屋感受圣诞气氛) 师生问候 导入:同学们,每年的 12 月 25 日,我们的大街小巷跟平时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知道那是什么节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