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
实验用具: •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 培养皿 (盛有清水 ) • 染色液(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 有丝分裂永久装片 (1个 ) 研究对象 : •大蒜的根尖 实验步骤: 取材 → 固定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压片 → 镜检 (一 )制作临时装片 1 取材的时间最好在什么时候进行。 为什么。 2 解离的目的是什么。 细胞是否仍保持活性。 3
择事先将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拍摄成视频材料,在实验课中进行播放。 实验用具: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培养皿 (盛有清水 ) 染色液(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有丝分裂永久装片 (1个 ) 研究对象 : 大蒜的根尖 实验步骤: 取材 → 固定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压片 → 镜检 (一 )制作临时装片 1 取材的时间最好在什么时候进行。 为什么。 2
效应的讨论。 二、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1)通过讨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从中体会先进的 科学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 2)通过学习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科学探究 的曲折,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 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 3)展望生命科学未来的美好前景,增强科学研究 以造福人类为最终目标的使命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
与克 隆技术可能带来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的讨论。 二、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1)通过讨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从中体会先进的 科学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 2)通过学习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感受科学探究 的曲折,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 勇于探索的精神及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 3)展望生命科学未来的美好前景,增强科学研究 以造福人类为最终目标的使命感。 三
以上的实验说明: 胚芽鞘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影响植物的生长。 这种物质在 1934年由荷兰科学家郭葛从植物体中分离出来,实质是吲哚乙酸,因其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因而取名为生长素,后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生长素有其他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的部位和分布部位 合成部位: 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 举例 :芽的顶端分生组织 , 根的顶端分生组织 , 形成层细胞等 分布部位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
培养后的公牛耳 皮细胞成功克隆出 6头牛犊。 2020年:美国科学家克隆出一只猴子 ‚ 泰特拉 ‛ , 这意味着 克隆人本身已没有技术障碍 2020年:参与克隆小羊 ‚ 多利 ‛ 的英国 PPL公司成功培育 5头克隆猪。 2020年:美 、 意科学家联手展开克隆人的工作。 二、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 什么地方 ? 1. 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 ‚ 高附加值的牲畜 ‛ ; 2.
从良渚升起的。 远古时期,中国少文化遗址分布的特点。 为什么上古时代的历史记忆常常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保存下来。 除了神话传说外,还有哪些材料能够传达真实的历史信息。 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对自然 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 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 而传说 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 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 在文字记载
方势力趋于均衡 的结果,在一段时间中形成了 比较稳定而有序的 状态。 ② 与先前的八方割据、连年混战相较,鼎峙的局面毕竟 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有利 一些。 ③ 这一平衡不会永远维持 ,某方因各种有利因素而获得长足发展后,均势就会被打破,新的统一趋势随之出现,其后的三国归晋即体现了这一趋势。 二、经济发展的特点 —— 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夏、商、周至秦、汉,
记载占卜情况的为文字。 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 19世纪末被发现。 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发现的有10多万片甲骨。 甲骨文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商代与青铜文化 从所发现的 10多万片甲骨文的内容看,有两个特点: 一是占卜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 商王凡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占卜
② 、状况 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 等手工业都比较发达。 长江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 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 一、北朝与南朝 王春艳课件 2020版 二、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 ( B) ① 背景: 北方少数民族认同和接受先进的汉族文化。 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于中原,加速了民族 融合的步伐。 统治者鼓励农耕,采用汉制,提倡儒学,致使汉文化的影 响日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