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纬度相同,相距 500 千米。 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表 3 所示。 完成 19~ 20题。 表 3: 5月 — 10月 11月 — 次年 4月 平均气温( 0C) 降水( mm) 平均气温( 0C) 降水( mm) 甲地 27 1650 25 22 乙地 27 890 26 77 176。 S~ 20176。 S之间 176。 N~ 20176。 N之间 176。 S~ 30176。 S之间
, ( ) A.北半球为冬季 B.南半球为冬季 C.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 风 D.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 18. 某洋流位于东半球大陆东侧沿海,是顺时针方向流动的环流的一部分,该洋流是 ( ) A.日本暖流 B.千岛寒流 C.巴西暖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19.四大洋中 ,没有西风漂流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20.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 )
) A、基本国情是耕地、林地比重大,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B、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丘陵与盆地 C、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D、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山区和东南部的山地 3关于我国“三北”防护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北”防护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41% B、因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故称“三北”防护林 C
,吸烟滞尘 ,保持水土 ,净化空气 境,减弱噪声 荒漠草原 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草原 草原 荒漠 荒漠 第Ⅱ卷非选择题( 55 分)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55 分 ,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写出 A、 B 两点的地理坐标: A ,B。 (2)写出 C、 D 两点分别所在的东西半球 C 半球, D 半球 (3) A位于 C 的 方向。
分 难题 1 36( 3)、 32 分 虽有难题,但不怪不偏,忠于主干知识 ,对于思维能力强 的考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能突现优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依托主干,考查能力。 重点考查了考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度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达到了《考纲》的要求。 图表文并茂,信息丰富。 试卷共有不同类型图表 10 幅,文字简 洁, 图像 清晰 ,干扰要素少
国(3)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我国下列省区中,太阳能和风能都很丰富的是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2分) (4)图13中的甲、乙、丙三地,开发太阳能的自然条件最优越的是____________,说明理由。 (3分)(5)荷兰(见图13)利用风能的历史悠久,分析荷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
、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夏 汛) 少(森林茂密) 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 秦岭 — 淮河以北 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 — 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 汛期长(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好) 无(亚热带,冬季均温 0176。 C
,东至渤海。 我国 最完整的平原 ,由黄淮海冲积而成。 地势低平(多在 50米以下),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以东到海滨 ,沿江分布呈狭长形 我国 最低平的 平原 (多在 50米以下,下游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 10米以下) ,河湖密布,为著名 水乡 (4)三大丘陵 位置 风景旅游区 辽 东丘陵 辽东半岛上 千山 山东丘陵 山东半岛上 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
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1 1 6 .5 176。 1 1 6 .0 176。 1 1 5 .5 176。 1 1 5 .0 176。 1 1 4 .5 176。 1 1 4 .0 176。 1 1 3 .5 176。 1 1 3 .0 176。 东经年份1986 1990 1994
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 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 (极昼区域除外 )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