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土整治工作 A大江大河的治理 B 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北水南调(东北地区引嫩江,松花江水到辽宁等) C 防护林工程体系的建设 D 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 遥感( RS):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 关键装置: 传感器 主要环节: 物体辐射和 收集 传输 信息处理 专业图件 反射电磁波 信息分析 统计数字 比较 航空 卫星 周期 长 短 数据 大 小 资金投入 大 小 地理信息技术( GIS)
17.静态水资源与动态水资源的特点分别是怎样的。 静态水资源: 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开发利用,短期内不易恢复,影响后续利用。 动态水资源: 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内即可恢复。 18.水循环意义。 ( 1)大气圈岩石圈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 2)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
D.气候类型多样 资源来自:福清海口中学教育信息网 欢迎您投稿 ,投稿邮箱: 本试卷〔教案〕仅用于教学参考,严禁用于商 业用途〔福清海口中学〕 29.图 14是我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路线上温室气体的分析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 CO2浓度随纬度升高而表现出总体减少的趋势 B. CH4浓度在 40176。 N 以北随纬度增高而增加 C.人类活动是造成沿线 CO2和
出区。 读图回答23~ 24题。 23.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 出区 B.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东南沿海地区 为人口主要迁入区 D.东北地 区 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24.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A.山西 B.江苏 C.新疆 D.黑龙江 图 11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 25~ 26题。
)因素。 C. 地形 20.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是: A. 交通堵塞 D. 地震 调的关系的一项是: A. 纽约人大多住高楼大厦 、窗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1%,陆地面积大约占 29% B. 海洋面积大约占 29%,陆地面积大约占 71% 50% 陆地面积大约占 50% D. 海洋面积较小,陆地面积较大 ,陆地温度()海洋温度。 24.现行的空气质量预报中把空气质量分为 5级。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 下列省区中,既有大型铁矿,又有著名煤矿和油田的是是A.辽宁省、河北省 B.山西省、湖北省 C.黑龙江省、四川省 D.江苏省、江西省我国每年生产450亿双一次性筷子,大约要砍伐2500万棵树,毁坏数万平方米的森林。 因此,我们倡议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 完成18—19题。 18.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意义有①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 ②防止土地荒漠化 ③减少疾病传播途径
料 、 动力 C.市场 、 动力 、 原料 D.市场 、 动力 、 市场 ( 2020 年宿迁市学业水平模拟) 22.丙工厂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A.投入更多的劳动力 B.向乙工厂接近 C.向甲工厂接近 D.依靠科技降低能耗 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 “两型社会” 实验区。 读 “三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11 页 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 ( 图 14) ”,完成 23~
和产量有直接影响,热量又可分为年总热量和昼夜温差两个方面。 由于位于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年热量不足,因而作物在此处生长期较长,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而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而位于河谷地区,有河流沉积物质和灌溉水源,这方面也利于作物的生长。 第 13 页 共 85 页 (2020高考题山东卷 )30.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说明; (四)拟申请的地理标志产品的技术标准。 第十一条 出口企业的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向本辖区内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提出;按地域提出的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和其他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向当地(县级或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 第十二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按照分工,分别负责对拟申报的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提出初审意见,并将相关文件、资料上报国家质检总局。 第三章
15 题。 分布,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 ) 、高纬度的近海地区 、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界各 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图 2 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 中,属于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区的是( ) 3 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 ( 2020株洲) 16.根据下表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国 家 总人口(万) 人口出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