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连墙
120kg。 并不允许堆放物料等杂物。 第二阶段模板支设示意图 操作平台,与模板支撑分离 第二阶段操作平台示意图 注:操作平台不得与模板和模板支撑有任何连接,为保证操作平台的稳定性,可采取如下措施: a.由于底板混凝土已经浇筑完成,操作平台底部支撑在模板上; 通过架杆外侧土体上。 3)第三施工阶段的模板支设 第三施工阶段为导墙上侧平直段,该平直段的外侧与马路相接,外侧以已经完成的马路为边模
深度),在开槽阶 段,由于抓斗较高,斗身未入槽时,自动纠偏不能发挥作用,注意监测斗体垂直度并要控制其平面位置。 仔细观察监测系统, X, Y 轴任一方向偏差超过允许值时,立即进行纠偏。 抓斗沿导墙中心入槽,机械操作要平稳。 并及时补入泥浆,维持导墙中泥浆液面稳定。 ( 2) 岩 层 成槽 在嵌岩槽段,抓斗到岩面即停,并使槽底基本持平,为钻机钻进提供条件。 采用泵吸反循环出碴,这样可加快出渣速度
....... 49 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 5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 53 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 53 文明施工措施 ....................
γ =2 所以三角形的重心坐标为: X=【 0+2( +) /2】 /( 1+2) =(0++)/3= Y=【 +2( +0) /2】 /( 1+2) =(+0+)/3= 则吊点布置必须成 45度穿过该点 、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集中受力情况和实际施工经验,地面承受压力最大时为主吊下放整幅连续墙时。 此时最大钢筋笼重量为 60t,吊车自重为 385t,地面最大承重为 F合 =60+385=445t
γ =2 所以三角形的重心坐标为: X=【 0+2( +) /2】 /( 1+2) =(0++)/3= Y=【 +2( +0) /2】 /( 1+2) =(+0+)/3= 则吊点布置必须成 45度穿过该点 、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集中受力情况和实际施工经验,地面承受压力最大时为主吊下放整幅连续墙时。 此时最大钢筋笼重量为 60t,吊车自重为 385t,地面最大承重为 F合 =60+385=445t
序。 2)将地连墙接缝十字钢板位置在导墙上给予精确标示,并将每组桩施工位置的导墙给予凿除,随后根据十字钢板位置测放桩 位,并用小竹签做好标记,要求孔位偏差不大于 2cm。 3)钻机移动至施工部位,用水平尺和定位测锤校准桩机,使桩机水平,导向架和钻杆应与地面垂直,以保证钻杆的垂直度控制在 L/150 之内。 4)启动钻机边旋转边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该方法插管与钻孔两道工序合二为一
直径为: ,安全系数取 , d=*= 取Ф 36mm 见附图:地下连续墙施工用筋详图。 ( 2)搁置点 钢 筋 采用Φ 36 圆钢,烧焊在每道主吊点下方 30cm 左右的钢笼两侧,主要用于其下穿过钢扁担后临时搁住钢筋笼,然后换钢丝绳变换吊点以便继续下放钢筋笼和作为最终临时搁置钢筋笼到设计标高,待混凝土浇灌完成 24 小时后方可割除吊点钢筋,取出钢扁担。 每幅钢筋笼需要 8 处搁置点。 、有关吊具
B、 C中心为主吊位置, AB 距离影响吊装钢筋笼。 根据实际吊装经验以及本工程钢筋笼钢筋分布以及预埋件等特点,对各吊点位置进行调整:笼顶下 ++9m+9m+9m+9+ 起吊过程中 B、 C 中间为主吊位置, D、 E、 F、 G 之间为副吊位置。 ② 横向吊点验算 钢筋笼横向受力弯矩见图 55如示: 图 55 钢筋笼横向受力弯矩图 +M=- M 其中 +M=(1/2)ql12。 -
,即冲击钻机钻打主孔,然后劈副孔,扫小墙,最终成槽。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终孔深度。 不能采用抓斗施工的槽段,亦使用钻劈法。 9)成槽验收 地连墙每一个槽段在成槽施工完成后及时上报监理进行验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钢筋笼 采 用二榀 桁架筋,其制作采用整节在平台上组装的施工方法。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内弯制,主筋接头全部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钢筋保护层垫铁采用 4
架钢筋笼应焊接牢固;吊索吊具使用前应严格检查完好无损,防止钢筋笼起吊时产生变形或摔落散笼; 为防止钢筋笼上浮,督 促承包商注意浇灌砼初始阶段要放慢速度,导管的埋入深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过深或过浅)。 在导墙上要设置锚固点,固定钢筋笼; 锁口管上端和锁口管接头焊接部位,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以免发生拔断锁口管事故。 ( 3) 混凝土浇筑和接缝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