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
“ 一曰大 ,二曰公 ” “ 公社 —— 生产大队 —— 生产队 ” 政社合一 、 三级所有 、 队为基础的体制。 “ 还是叫人民公社好 , 它的好处是 ,可以把工 、 农 、 商 、 学 、 兵合在一起 , 便于领导。 ” —— 毛泽东 ③ 人民公社的局限性 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 挫伤了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 , 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 从本质上脱离了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
美苏的冷战 (第 11课) 冷战的强化 ——美苏争霸 (第 10课) ( 1)过程及特点 (三个显著阶段特征) 20世纪 50年代到 60年代, 美国 凭借 优势 力量推行 对苏遏制 政策,打压苏联,使 苏联的 ‚ 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 的设想无法实现;第二次柏林危机与古巴导弹 危机均以 苏联的退让 而告终; 70年代,军事上上升的 苏联向美国 霸权发起全面 挑战 ,苏联的势力范围 扩张
共 12个成员国。 2020年 1月 1日, 正式流通。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 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 欧盟 欧元 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 煤钢生产的联合经营将保证欧洲联邦共同经济基础的建立和发展,还可改变这个地区长期从事武器制造使它自己不断成为牺牲品这一命运。 ……
一项成就:。 、、 火眼金睛 ▲ 取得成就的原因 :。 运筹帷幄 ▲ “ 十一五 ” 时期是( )年 —— ( )年。 这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你认为要实现 “ 十一五 ” 规划我们必须做出哪些努力:。 你认为实现小康的社会发展目标最可靠的保证是:。 展望未来: ▲ 从现在开始推算,到 2020年我们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社会发展目标 需要制定第 (几)个五年规划。 那时的你
入联邦德国的进程。 • D 1990年 10月 3日,德国最终实现统一。 苏联解体 • (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冲击了苏联体制中高度集权的弊端,却没有及时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苏共的领导地位与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不断受到地方势力的挑战 • (过程): • 1988年以后,一些 加盟共和国要求独立。 • 1991年 8月 19日
革”中的“左”的错误 ——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只有思想解放了 , 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 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 , 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 正确地改革同生产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 确定实现农业 、 工业 、 国防 、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具体道路 、 方针 、 方法和措施。 —— 邓小平 《 解放思想,事实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材料五: “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在土地改革中,人民政府是如何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 土地改革后,又是如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的。 参考答案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各地政府派出土改工作团,成立农民协会,没收地主阶级土地,按人口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从而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实质上就是二战后西欧各国走向联合的过程。 第 13课 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欧洲历史上的统一运动 古代罗马帝国时期(公元2世纪) 查理曼帝国时期(800年) 拿破仑帝国时期(1804—1815) 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1939—1945) • 欧洲一体化的思想: 产生于中世纪后期和近代早期。 19世纪的法国作家维克多 雨果在 1849年宣布: 总有一天,你们,法国、俄国、意大利、德国
“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所处的地位”指的是怎样的地位。 答:指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拥有绝对的优势,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主导着资本主义世界。 ( 2)演讲中谈到的“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经济方面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复兴,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黄金 ——美元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瓦解;在政治和外交上
日本力主推行“多变自主外交”政策,使美国对日本不得不强调伙伴关系 • (小结):美、欧、日相互关系的调整使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逐步朝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态势发展。 美国的对欧、对日外交不得不更强调伙伴原则。 • 二、社会主义阵营 严重分裂 ——中苏关系的破裂 • 起因:斯大林去世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论争逐渐增多。 • 导火线: 19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