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
2、要推广天油一号大株型丰产品种,合理密植上,保持每穴留苗 3有效株数一般为 (3)施足基肥,巧施农肥。 凡套种冬油菜的地块,原则上要求一次施足玉米基肥,播种玉米时,亩施优质农肥 4000准氮肥 40公斤,三级以上过磷酸钙 40喇叭口期追施硝铵 10年土壤解冻后,油菜返青时期,有条件的农户可沿压膜的边缘,深施人畜粪屎 300进行化肥巧追肥。 即:将 1500溶解也可直接打孔追肥),用一根直径
2、四、催芽 把选好的种姜块斜 45左右挨块放置于催芽床上。 姜块厚度一般不超过 20 厘米,上面再覆盖 5米厚的草皮或枯树叶,如床面太大,种姜多,则应把床面分成几块再放种姜,然后用竹篾片做成 30米高的拱,拱上覆膜盖好。 并应经常察看床上的温湿度及种姜块的变化情况,如遇高温烧芽等问题应及时解决。 五、整地 选排灌方便、土质肥沃深厚的田地块耕耘整细、凿沟起垄作槽沟,槽深 15米。 六、点播
1、花生覆盖地膜栽培技术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农业先进技术之一。 1998 年引进我市试验,1999 年开始示范推广,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该项技术确是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花生覆盖地膜栽培的优点 1、花生覆盖地膜能提高地温 34 度,保持土壤水分稳定,使土壤疏松、不板结。 2、花生覆盖地膜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养分有效转化,防止肥料淋溶。 3
1、村坝、龙石坪、高峰等地农户反映地膜玉米缺苗严重。 不同播期、不同品种、不同地块间,玉米缺苗程度差异较大,一般地块缺苗在 1530%,部分地块缺苗高达 80%以上。 针对此问题,我们赴海拔约 1300米的墨池村顺水坪进行了调查。 一、缺苗原因从调查情况看,今年高山玉米缺苗主要由两大因素引起:首先是玉米播种后遭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这是导致高山地膜玉米严重缺苗的主要原因。 玉米属喜温喜光的作物
1、稻地膜旱管栽培,即选用耐旱水稻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整个生育期不建立水层,主要利用自然降雨,保持土壤湿润的高效节水栽培。 我县近年在卢集、众兴、李口、新袁等乡镇组织多点试验、示范、面积达 700 公顷,平均产量达7821种旱粮单产增 225上,每公顷增效益 2250。 水稻地膜旱管栽培是一项全新的高效节水栽培方式,在栽培上要把握好调控措施。 1、适宜地区。 应选择种水稻水源不足,种旱粮旱
1、膜覆盖移栽的方法。 它是针对玉米苗前期冻害、渍害两大气候性灾害,克服地膜单项栽培早播出苗率低,不易壮苗,而组装配套形成的春玉米壮苗早发新技术体系。 使玉米播种基本不受天气条件影响,争得早苗、全苗和壮齐苗。 进一步改善春玉米的生态条件,促进玉米始终沿着正常轨道生长发育,从而获得高产。 响水县采取移栽地膜栽培春玉米 3 万亩,平均单产 642 公斤,比单项覆盖地膜栽培增产
1、陕西省开展“百村万户玉米高产竞赛活动”中,靖边县黄蒿界乡玉米技术攻关小组以平均每 667 平方米 1284 千克的产量夺魁。 创下陕西省春玉米一季单产最高记录。 其主要技术攻关措施为:一换、二增、三改。 一换:即更换优良品种。 选择紧凑型、晚熟、高产品种登海 9 号。 二增:即增加密度和增施肥料。 用的紧凑叶型玉米比平展叶型每 667 平方米增密 10002000 株。 根据品种特性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肥、保湿、防渍、改善土壤环境、促进黄烟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的优点,一般增产 20%左右,亩增收 150。 其主要技术如下: 一、烟田的选择及整理 黄烟是一种需氮较少的作物,适于种植在肥力中等、透水透气、含钾丰富、近三年没有种过茄科作物、排灌方便的田块。 要提早犁冬晒白,移植前 10按包沟 起畦,沟宽 30 厘米,畦高35 厘米,开好环田沟。 二、施肥、移植与覆膜
2、理。 具体办法:每公斤硫酸处理 10 公斤棉籽。 种子放入木槽(塑料盆或瓷盆)内,将硫酸加热至于120 左右(冒白烟),慢慢倒入棉籽中,边到边搅拌,直至种子发红,立即用清水冲洗 56 次,无酸味,水变清时捞掉浮籽,晾干后用于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量的 水 12 公斤拌种,待播。 二、覆膜播种种植规格:采用幅宽 145膜,一膜种子 5 行,行距 27距 16。 5间距 40保苗 株。
2、、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秋耕改土,亩施农家肥 3000 公斤以上,平整后做成 50 厘米宽、20 厘米高的小畦,每畦间隔 ,覆地膜保温。 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西洋百合一般采用播种育苗。 种催芽将种子在 55温水中浸 30 分钟,并不停搅动至常温再浸种 1216小时,捞出清水冲洗后用湿棉布包好放在 20条件下催芽,待露白后亩用种600800 粒播种。 苗一般在 9 月中旬用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