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 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 3)老师说明: 4 个 2 相加得 8,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 24=8,像 2 4=8 这样的算式,是乘 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 4) 4 个 2 相加得 8,不仅可以写成 2 4=8,还可以写成 4 2=8
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 第二次呢。 第二乐章完成: 本乐章是 D 调,可是属于什么拍呢。 请说说拍号的含义是什么。 仔细聆听,说一说歌曲的速度是怎么 样的。 书上说:“秋高气爽,大地充满着无限 的欢乐,可是欢乐的人们却突然停止了舞蹈和 歌曲”,为什么呢。 第三乐章完成: 本乐章是什么调。 属于什么拍。 请说 说拍号的含义是什么
行运算。 【要求看谁算得快,为进一步明确调商过程的重要性提供对比的依据】 ( 2)集体交流运算的结果,要求说说每一题怎样试商。 并说明为什么第三组 147?9 在运算的时候速度要慢些。 【指出需要调商的原因】 ( 3)完成解下 来的两列习题,并指出哪些题需要调商;【根据教学时间可分组进行计算】 ( 4)集体交流结果,并总结试商和调商的方法; 二、提高练习 完成第 4 题
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 一、 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师:小朋友们爱猜谜语吗。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想猜吗。 猜一种植物。 “一年四季穿绿衣,风雪再大全不怕。 ” “头上青丝如针刺,皮肤厚裂像龟甲。 ”(谜底 :松树) (评价:真聪明,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棵松树,比比看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 (出示松树贴图,一棵为大松树,一棵为小松树,大小对比明显。 ) 师
略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 1 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体会 转化可以多样 例 2 通过假设和调整解决问题,体会假设与调整可以多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
潜能。 8.、 培养 “双性化 ”人格,相互取长补短。 如果只与同性同学交往,而不与异性同学交往,那就会拒绝一半朋友,放弃一半友情。 第 二 环节: 烦人的 “小广播 ” 我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从小学就有一个很要好的异性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学习,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我们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对我们的交往总是有很多的闲言闲语,家长和老师也不理解,我和她都很苦恼。
确定计算方法 可能一: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除了分步做外,可能还有 100-80?这样的算式,这时要组织学生充分感受,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例题中问题应该先算什么。 列成这样的综合算式对不对。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哪一步必须先算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第 34 页。 可能二: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也有可能有 ( 100- 80) ?这样的算式
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了解学生做题情况,指定竖式写法不同的两人板演。 (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提问:这两种方法都对吗。 哪一种简便。 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说说。 (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简便的方法,并让学生根据板书,说说自己的想法。 “试一试 ” ( 1)提问:解决 “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这个问题怎样列式。 (
积会有什么变化。 积的变化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 计算并填表。 二.学习新知 例 4. : 小组内交流,其中一个因数和积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你发现了什么。 : 自己找一些例子,制表、算一算,比一比,学生自由举例验证,汇报交流。 请学生介绍自己举例验证的过程和结果,提问这些例子是否符合我们先前提出的猜想(符合),这说明了什么。 探索积随着一个因数的扩大而变化规律。 : 说一说从上面的例
( )本 ( )元 提问并讨论学习: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 怎么求。 已知总价和数量呢。 总价 247。 单价 =数量 总价 247。 数量 =单价 3:一列和谐号列车每小时行 260 千米。 李冬骑自行车每分行 200 米 每小时 260 千米,每分 200 米是速度 可以写成 260 千米 ∕时, 200 米 ∕分 千米 ∕时读作千米每时,米 ∕分读作米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