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
学生操作:启动“金山画王”程序 (师巡视 ) 认识“金山画王”窗口 (1)画图区 在这个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画图区”。 (2)工具箱 画画当然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图区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橡皮、铅笔、喷枪、直线等 16种绘图工具,这么多工具怎样来记呢。 不要着急,把鼠标移到其中一个工具按钮上,停留几秒钟,你会发现什么。 (出现此按钮的提示
育人才的地方 名称 内容 作用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上的相同与不同点。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对比表 相同点 背景 性质 目的 结果 作用 失败原因 北宋出现统治危机 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失败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都不可能使北宋政府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不同点 内容 失败原因 变法成效 庆历新政
、兵、刑、工六部。 大都周围大片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腹里”。 B、地方行政机构: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或“省”。 元朝先后设立 10个行省(最大的一个行省是岭北行省)各省下设路、府、州、县。 元朝确立的行省制度,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继秦朝郡县制后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 C、地方特别行政机构: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a宣政院
说是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 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 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明代自朱元璋 起,明文规定须“众官皆跪”。 清朝 ,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读史感悟: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总体把握:
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 ——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 : 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取 “ 强干弱枝 ” 、 “ 守内虚外 ” 策略, 20余万禁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 10余万,地方分驻 10余万。 重文轻武 宋科举考试图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 宋 汪洙 官、职
手诏条陈十事 》 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 三曰精贡举,四曰择长官, 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 七曰修武备,八曰减徭役, 九曰覃恩信,十曰重命令。 内容:改革吏治、发展经济,加强武备等 中心:吏治整顿 二、庆历新政 ——范仲淹 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到邓州,就在邓州的 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 《 岳阳楼记 》。 三、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 ( 1021-
亚 三、社会经济的繁荣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 1)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 ( 2)首都北京也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四、文化 大型图书的修订编纂 《 古今图书集成 》 —— 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 《 四库全书 》 —— 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1)实质:稳固统治、加强皇权 2)表现:文字狱 3)影响: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根据材料一
, 由皇帝亲临复试,以后成为定制。 考试规则: 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又创设了“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考试内容 ,前后也有很大的变化。 ( 1)宋初进士考试,仍承唐代以来的方式,主要以 诗赋取人。 ( 2)宋中期以后,废除了单纯记忆背诵性的考试内容(“帖经” ),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 策论考试 ,以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思考
编著 • 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二月, 《 四库全书 》 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 至 1782年,编纂初成; 1793年始全部完成。 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 • 《 四库全书 》 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
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 ,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 ,自此 ,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 二、愈禁愈烈的民间互市 民间互市就是直接与当地商人或民众进行的自由买卖活动,或是民间私自下海所进行的贸易活动 三、从海禁到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 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就可以自给自足 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说: “ 天朝物产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