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3、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注】本诗作于南宋亡国之后。 (1)本诗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_解析:分析表达技巧要抓住诗句中的意象,一、二句中的“日落” “雨来”既决定了画面的色调,也有较强的象征意味。 答案:描绘了一幅晦暗凄凉的边关落日阴雨图;运用象征的手法,以落日阴雨的自然景象象征南宋王朝的衰颓和灭亡。
2、特点。 答:_答案:第一、二句写的是高亢清纯风格的曲调。 “裂石穿云” ,是说笛声高亢有力,可使山石为之碎裂,直达云霄。 “清更洁”是说其音清雅而纯正。 第三、四句写的是笛声凄怆悲凉风格的曲调。 “霜天沙漠”是指吹奏者吹出了令人断肠之声, “鹧鸪风里欲偏斜” ,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鹧鸪在西风中的飞行状态,实际上,作者是在写吹笛者在吹奏山鹧鸪曲。 鹧鸪是南方之鸟,不可能在北方秋天的沙漠里飞
2、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是个设问句,意思是“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 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这句话是追溯往事,回忆当年旅途艰辛,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积极人生态度,以及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 答案:诗歌最后两句回忆二人当年赶考时“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的坎坷经历(或答“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 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3、、漫无目的之意。 傍晚时分,诗人于百无聊赖中漫步登楼, “漫”字贴切传神地传达出诗人惆怅满怀而又无可排遣的心情,为后面写“愁”张本。 2(2015贵州六盘水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注韩驹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
方 向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说说生活中的滚动摩擦。 【预习自测】 1.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2. 用手握瓶子,瓶子静止在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网球受力飞后,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人 F 作用,如右图所示,现将作用力 F保持大小不变,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过 180,在转动过程中,物体一直向右运动,则在此过程中,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 N 和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f 的变化是( ) A. N 先变 小后变大 ., f 不变 B. N 不变,
一个常用方法:正交分解法 [例 2] 如左图所示,物体受到 大小 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 200 N,两力 之间的夹角为 60176。 ,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 [例 3]如图(甲),半圆形支架 BAO,两细绳 OA 与 OB 结于圆心 O,下悬重为 G 的物体,使 OA绳固定不动,在将 OB绳的 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的位置 C的过程中,分析 OA 绳与 OB
1、本章整合 电 磁 感 应 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 物理意义 : 表示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多少公式 : = ( )单位 : 韦伯发现 :( 英国 ) 法拉第产生条件 :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 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规律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内容公式 : E = n t( n 为线圈匝数 )特例 :( 1 ) 自感现象 ;( 2 ) 涡流交变电流定义 :
1、本章 整合 核能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 粒子的散射 :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的组成 中子 : 查德威克质子 : 卢瑟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 E = m 2放射性的发现与放射性衰变放射性的发现 射线的发现 : 伦琴天然放射性的发现 : 贝克勒尔放射性衰变 种类、半衰期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核能核能的释放 核裂变核聚变核能的利用 核电站原子弹氢弹核能的危害及防护专题一 专题二 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类型
等且垂直的四边 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 梯形 ABCD 中, AD∥ BC∥ EF∥ GH,点 E、 G、 F、 H 分别是AB、 CD、的三等分点,且 AD= 18, BC= 32,则 EF+ GH= _______。 若等腰梯形的一个底角为 600,上底为 5cm,腰长为 8cm,则中位线长是 ______。 ⊿ ABC 中,点 D 是 AB 上一点, AD=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