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两条恶龙在潭底翻滚起几丈高的浪花, 一会儿 . . . 腾空而起, 一会儿 . . . 又沉到水里。 三、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真吸引人 热情好客的老乡 花园里的花开了,有 、 、 、 ,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喜讯好像 飞遍四面八方 我们一起加油,好吗。 来到训练场可要努力哟。 2 实践小天地 一、相信你的阅读能力一定是最棒的。 榆 树 我喜爱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
c,怎样使 10/24的分母变成 12 d,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要使分数 10/24 的大小不变 ,分子应怎样变化 板书 : 10/24=10247。 2/24247。 2=5/12 补充例题 : 把 2和 3/7,5/8化成分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 分析 : a,想想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 b,2 是个整数 ,怎样化成分数呢 以多少做分母 ,分子又是多少呢 ※ p108
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 ” 我国的祖冲之求得的圆周率成果领先世界近( ) A. 100年 B. 700年 C. 1000年 D. 1700年 18. 历史上保存下来的许多科学巨著 , 为我们汲取人类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提供了便捷。 下 列科学巨著完成于南北朝时期的是 ( ) ① 《水经 注》 ② 《九章算术》 ③ 《齐民要术》 ④ 《伤寒杂病论》
位上怎样写。 怎样读。 各位呢。 ( 3) 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 :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读作什么。 预设 A:有学生会读,就让他说出怎样读的。 为什么这样读。 预设 B:没有学生会读,师问:这个数是由( )个千组成的,怎样写。 怎样读。 哪几个数位没有。 怎样写呢。 怎么读。 出示例 3 的 3 幅图,请学生思考:我们读写千以内的数的时候都是从哪个方向开始的。 末尾有 0 的时候,我们怎样写。
系起来,就有了具体的含义,图形的放大、缩小有助于学生形成比例的概念。 教学目标: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项和内项、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42页例题 3。 ,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发现规律。 ( 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 (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教师: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小组内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发现:被除数相同,除数乘 2,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
,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 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日期。 服装厂的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分段整理的 方法进行统计 二、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其实我们身边用分段的方法来整理的现象是很多的。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比如成绩: 90 多分的为 A, 70 多、 80 多的为 B, 60 多的为 C, 60 以下的为 D„„
,否则会影响过滤速度,(简称“一无”)而且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2.过滤时,盛浑浊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 玻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弄破滤纸。 过滤器中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液体就会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达不到过滤的目的。 漏斗下口要紧靠下面烧杯的烧杯壁,使滤 波沿烧杯壁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而且提高过滤的速度。 以上即为过滤操作中的“一无二低
学生的不同条件和发声特点采用“严格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使他们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并自然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 第二阶段:歌曲的演唱。 为了满足我们学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需要,并给每个学生一个锻炼、展示自我 风采的机会。 我将排练满足不同需要的各种题材的演出活动。 如:独唱、重唱、对唱、小合唱等。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有所总结。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想的改变,表明了鲁迅 ( ) (共产主义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共同理想)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这是因为 ( ) ①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 ②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 ③共同理想就是最高理想 ④最高理想可以代替共同理想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二、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32 分) 总体小康水平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