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
穆朗玛峰的高度为 8848 米,指的是海拔, 4000 多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对青藏高原的相对高度。 [过渡 ]学会了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我们就可以测量出地面各点的高度,然后把它们标注在图上,绘制出地形图。 二、等高线地形图 [电脑演示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首先 鼠标点击出现一幅有两座山峰的山体,而且这个山体两面的坡度对比明显。 再鼠 标点击,山体下方出现相当于地图图纸的水平面。 点击
是多少 ? (2)R、 Q两地的海拔各在什么范围之内 ? A: 400米 B: 900米 1200m< R< 1300m 200m< Q < 300m 山地:等高线密集,疏密变化明显,弯曲很多 丘陵:等高线独立分散,细碎明显 高原:等高线比较稀疏,分布不规则 盆地:四周等高线密集,底部稀疏 平原:等高线非常稀疏 0 海拔(米) 1000 200 500 高原 平原 丘陵 山地 面平边陡 低而平
定规定 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 扩展和寻找。 2 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 1. 5m;四等 13 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 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 电 磁场。 4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高度一定相同 C.一般情况下,甲村的降水多于乙村 D.设计中的甲、乙两村之间的公路 M比 N更经济合理 9.下面地图与等高线无关的是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经纬网地图 D、等高线地形图 10.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时则为山谷 B.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时则为山脊 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同一条等高线标高各段不等
放大到原图的 2倍后,图上 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 ) A. 40千米 B. 30千米 C. 10千米 D. 20千米 6.某政区图上有经纬网,该政区图不需要 ( ) A.注记 B.比例尺 C.图例 D.指向标 “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判定该地区的地形类型 , A点和甲村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 A.山地、大于 500米 B.山地、小于 500米 C.丘陵、大于 500米 D.丘陵、小于
形或局部地形 ( 1)根据下图 写出 山谷、山脊 、 山地、盆地 ,并说明山谷与山脊、山地与盆地 的区别 ( ) ( ) ( ) ( ) 泸县二中城北分校初 2020 级导学案 2 ( 2)在 下 图 写 出鞍部和陡崖,并说出其特征 ( ) ( ) 活动 三 : 模拟训练 ,中考链接 (学以致用 ,挑战中考 ) 1. 读下面景观示意图,其中表示高原的是 ( 06 年中考)
凸出 等高线弯曲向 高处凸出 等高线闭合,数值 中心低 ,四周高 等高线 重叠在一起 50 A B F E C D 200 150 250 100 250 300 G 图中A- 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地形的识别 地形图的解读 50 A B F E C D 200 150 250 100 250 300 G 鞍部 50 A B C D 200 150 250 100 250 300 山顶 陡崖
有那些。 _________________ 6.平原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丘陵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地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原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盆地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二、 精讲点拨 地形图的判读 师:(出示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模型,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独自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判读各点的高度和判断坡度的陡缓呢。 引导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图 ),先观察左右两个山坡哪个陡,哪个缓。 并与等高线图对照,自己得出结论 —— 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板书:坡陡 —— 等高线密集,坡缓 —— 等高线稀疏。
线表现为向内凹 进去(低处突向高处的地点连接起来 ) 鞍部 —— 两山顶之间等高线不相连 的地方 陡崖 —— 等高线相当 密集 或 重叠 的地方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的起伏,这样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常常用“陆高海深”图例来表示海拔高度的变化 如何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 先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 着色 绘制地形剖面图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