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
观测方向不多于 3 个时,可不归零。 3) 当观测方向多于 6 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 分组观测应包括两个共同方向 (其中一个为共同零方向 )。 其两组观测角之差,不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 倍。 分组观测的最后结 果,应按等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4) 水平角的观测值应取各测回的平均数作为测站成果。 ( 6) 水准角观测方法 实施 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
网的地区进行测量时,可沿用原高程系统。 当小测区联有困难时,亦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 2)高程测量的方法有水准测量法、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 常用水准测量法。 ( 3)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划分:依次为二、三、四、五等。 各等级视需要,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 点布设方法 ( 1)水准测量法的主要技术要求: 各等级的水准点,应埋设水准标石。 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
操作步骤; 安装之后,我们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一幅简单的地形图。 本章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地形图的成图过程; 成图模式有多种,这里主要介绍“点号定位”的成图模式。 例图的路径为 C:\cass70\demo\(以安装在 C:盘为例)。 初学者可依照下面的步骤来练习,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作图。 7 图 21 例图 图 22 “定显示区”菜单 1定显示区 定显示区就是通过坐标数据文件中的最大
正确结果 44 DOM 的制作 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对经过空三加密的航摄数据进行立体建模对模型进行相关匹配和编辑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DEM利用 DEM对数字影像进行逐象元的几何纠正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对数字正射影像进行影像调色影像拼接影像切割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 1 正 射影像图的规格和精度 11000DOM 地面分辨率为 05m 即像元尺寸为 0125mm 平面采用 80 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
轮廓和建筑特征。 楼 的轮廓线一般以墙基外角连线为准,基角处有墙垛的绘到墙垛外边缘,其它部分的墙垛不表示。 外业核查应通过目视和量距检核其位置精度,不符合精度要求的应进行改正;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校区 1:500 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9 楼房 一般 不综合,并按结构性质、层次逐个表示,在图形上表示成面状。 各类楼 均应注层数,净高在 以上的应算入层次,图内未注层次的房屋均为一层。 不同层次
表 一、二 级 GPS 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平均距离 ( km) 固定误差 ( a) 比例误差系数 ( 1106) 最弱边 相对中误差 6 一级 1 ≤10 ≤10 1/20200 二级 < 1 ≤15 ≤20 1/10000 注:当边长小于 200m 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 20 ㎜。 ( 3)一、二级 GPS 定位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执行下表规定。 表 一、二级 GPS
② 、 对新建小区内建、构筑物主体已封顶和小区内道路已形成的进行补测。 ③ 、 修测中发现原图上有明显错误(即超过 2 2 倍中误差的粗差)地物予以纠正。 在修测过程中,如发现与原图重合不一致时,在确认新测无误的情况下,在误差范围内的做技术处理,超出误差的将原图重测。 ④ 、 对于原图遗漏的各种地物进行补测。 地形图的修测方法 在外业查图之前,按照 《数字 测图 规 程 》 的要求,内业对 XX
驻地布测 3~5 座 GPS四等网点。 因本测区 测图面积小 于 1 km2的,直接布设一、二级控制点。 根据测图以及后续建设定线,工程放样等需要,用 GPS 结合全站仪的测量模式,应在测图区域每 km2布设 16 个左右的一、二级控制点。 据此在布测一、二级图根控制网。 高程控制测量 在 ****,各自组成 GPS四等网和一、二级控制网点为高程控制点的四等水准网。 数字地形图测绘 在 ****
时刻和持续时间;基线质量检验与分析;平差计算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基本常数、起算数据、观测值类型和数据处理方法;平差采用的约束条件、先验误差;平差结果及精度。 GPS 控制网的基础上,直接布设图根控制点,图根点利用 RTK 技术直接采集三维坐标。 、高大建筑物、茂密树林、大面积水域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农田、土路上采用小木桩,在水泥、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11 青路面上可用
上,首先要在图纸上精确地绘制 10cm 10cm的直角坐标方格网。 绘制坐标格网的方法有对角线法、坐标格网尺法及计算机绘制等。 目前有一种印有坐标方格网的聚纸薄膜图纸 ,使用更为方便。 三、控制点的展绘 根据平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