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法一: 109=1 1+3=4 方法二: 133=10 106=4 方法三: 9+( ) =13 9+( 4) =13 „„ 师:小朋友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 13- 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为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 试一试。 出示: 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
( 5分)。 下面图形中, ( )是正方形。 A、 B、 C、 估算一下,下面哪个结果最接近 2400。 ( ) A、 602 4 B、 459 6 C、 392 8 操场跑道一圈是 400 米,跑了 2圈后,还差( )米是 1000 米。 A、 200 B、 600 C、 800 小汽车有 32辆,大汽车是小汽车的 3倍,大汽车有多少辆。 这是求( ) A、 32里面有几个 3。 B、 32
)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 9页。 思考: ( 1)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 2)我该怎样列式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羽毛球动手分一分,说一说。 交流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说说商 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写 0。 如果商的个位上不写 0,会出现什么情况。 汇报展示。 我能写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我还可以验算一下计算的是否正确。 三、精讲点拨
方法。 (3)当 A中混有少量 B时,可以用 结晶法提纯。 解 析 :在溶解度曲线 A上, t t2所对应的点的纵坐标的差就是 A物质由 t2℃冷却至 t1℃析出晶体的量。 同理可知 B、 C 物质由 t2℃冷却至 t1℃时析出晶体的量。 所以 A 析出晶体最多, C无晶体析出,因为曲线 C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即溶解度减小),因此可采取升温结晶方法析出 C物质。 B 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在没有受到 ______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_____状态或 ______状态。 ⑵ 注意点 : ① 定律所说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况是一种 理想情况 ,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定律不可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到,只能经过科学的推理而得到。 因此刚才的实验叫 伽利略理想实验。 ② 定律中的 “或 ”不能说成 “和 ”。 ③ 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并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能用实验验证, 但是它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二、惯性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找出惯性的概念 ,并填空。 一切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叫惯性定律。 自己动手做做 P26 图 81图816 的实验 ,学会解释现象的方法 ,然后合上课本 ,自己试着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一下 ,最后再考虑一下下面的问题 :
第 25 题图 25.(10分 ) 如图,在△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中,∠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的垂直平分线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交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于点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交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于点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点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在 错误 !23 题 24 题 未找到引用源。 上,且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 学生交流。 (板书: 5 个) 提问:钟面上一 共有几个小格。 我们一起 5个 5个数一数。 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探索,我们知道钟面上一共有 12 个大格, 60个小格。 5.认识时。 讲述:时针从 12 走到 1是多少时间。 ( 1小时)从 1走到 2 呢。 (也是 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走 1大格都是几小时。 讲述:这个绿色部分就表示时针走了 1大格,也就是 1 小时
诗中写出了四季各自怎样的特点。 写得是否生动而又有生机。 为什么能写得充满生机。 让学生充分读例句,分析写法。 仿照写夏姑娘、秋姑娘、冬姑娘的句子。 学生回答,老师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要求学生说出四季各自还有哪些特征
回答 ) 课件显示: 节奏 —— 紧密、 明快 情绪 —— 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 聆听,找出歌曲典型节奏。 【设计意图 : 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次聆听,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情绪特点。 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 ,既对歌曲的风格有所了解,也对歌曲的旋律有所熟悉,为唱 准 歌曲做好铺垫。 】 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并进行视奏练习。 4/4 X X X X X